广州出台新政策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近日,广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改革创新宽容失误的意见》,允许领导干部在改革发展工作中出现一般性失误。对于改革创新中出现的一般性失误不影响干部提拔。
(6月21日《南方都市报》)
“宽容改革创新失误”的提法最近这几年一直都有,最先提出并且出台文件的地方是上海,后来江苏等几个省份也提出了这样的理念。不能不直面的是,对于“宽容改革创新失误”的说法,很多百姓还是存在质疑的,担心这种制度沦为另外一种保护伞。
百姓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制度是好的,就怕在执行的时候被歪嘴的和尚念歪了经。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制度制定的初心是为了事业发展和前行的,可是却在实施的时候变了味道。就像“宽容改革创新失误”一样,也可能出现被滥用的可能。比如有的干部犯错是故意的,而有人为了保护他,却用“宽容改革创新”的理由进行打捞,这就会让好的制度变成了腐败分子的保护伞。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直面现实存在的问题。由于纪律监管越来越严厉,由于处罚措施越来越严格,让一些想干事、敢干事、愿干事的干部,也不敢干事了,他们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犯了错误,受到处罚,从而改变了自己整个的人生。我们不需要违法干部、问题干部、犯罪干部,但是我们也不要不干事的干部。问题是,如何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愿干事的干部,让那些心里装着群众的干部,打消顾虑?
这个时候,提出的“宽容改革创新失误”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了。改革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创新是一场前无古人的尝试,由于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就注定改革和创新会存在风险。没有改革创新就不可能有事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前行。但是,改革和创新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一定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只有宽容无心之错,才能让更多人投身改革创新的洪流之中。宽容失误,就是就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由此来看,我们需要“宽容改革创新失误”的情怀。问题在于,该如何把握分寸,该如何厘清边界?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制定更加细致的规定,这个规定要能分清楚谁是想干事的李达康,谁是乱干事的高玉良?还必须要分清楚,何为无心之举的错误,何为故意为之的腐败?只有制度的细则能够确保不让好干部寒心,不让坏干部窃喜,这样的“宽容改革创新失误”才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宽容改革创新”,需要宽容的是清官刘罗锅,而不是贪官和珅。
作者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