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全国刷单炒信入刑第一案的标本意义
2017-06-21 09:2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建立刷单炒信平台,在淘宝网站吸纳卖家互刷好评或者虚假交易,以此欺骗淘宝买家……20日上午,刷单组织者李某在浙江省杭州余杭区人民法院接受审理。法院当庭以非法经营罪一审判处李某有期徒刑5年9个月,并处罚金92万元。据了解,这是国内首例刷单炒信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6月20日《法制日报》)

  众所周知,通过商家的信用等级给消费者指路,是网络购物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消费者无从判断网上商家的信誉与所售商品的真假,信用等级以及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因此是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刷单炒信,通过虚假交易炒作提升商家信誉,不仅误导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判断,也容易带来各种交易风险。

  事实上,刷单炒信早已不再是亲戚朋友间的小规模行为,而是走向了大规模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不仅内部分工明确,还有独立的行规、准则,畸形的炒信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仅浙江省工商局去年上半年,就摧毁炒信平台五家,涉案刷单金额累计高达1.2亿元,涉案商家1.86万家,涉案刷手6.36万名。治理刷单炒信行为,是净化网购环境的必须。

  可惜,因为相关法规的缺失,除了行政处罚和网络平台的自律措施,始终很难追究刷单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其他法律责任。全国刷单炒信入刑第一案的犯罪嫌疑人,之前也不过是被判有期徒刑9个月,罚金2万元。相比动辄几十上百万的收益,如此违法成本可谓毛毛雨。没被抓或许还因担心违法惴惴不安,一旦被抓接受处罚了反而心安无比。

  违法成本巨低,让刷单炒信日渐疯狂。如果迟迟不能建立一个健康正常的网络交易秩序,不仅对消费者个人,甚至对整个网络经济的发展都会有影响。它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让那些诚实守信的商家反而受到伤害:刷单炒信就算查到了也不会死,不刷单不炒信却会在竞争中处在严重不利的位置。

  这个意义上,全国刷单炒信入刑第一案,对于规范网络交易市场无疑具有标本意义。此案系阿里巴巴运用大数据主动发现并向警方输送刷单线索,进入刑事宣判的第一案,它的重要价值在于,告诉那些不法之徒,刷单炒信不再有利可图,不仅违法获利必须尽数吐出,还得付出多年牢狱的代价。真正让违法成本远大于违法获益,这是非常重要的司法矫正。

  值得思考的是,刷单组织者被严打,动辄数以万计的刷手们呢?想要根治网络刷单炒信毒瘤,就不能让他们仍旧逍遥法外。个人征信系统应该录入刷手们的违法违规行为,电商平台也应做出关闭账号、禁止从业等处罚。换言之,因为刷单炒信做任务挣点钱,结果不仅会影响个人诚信记录,还会影响其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闻:

  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1706/20/content_7211858.htm?node=20908

  --

  作者:舒圣祥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