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弥补制度漏洞,让“假婚姻”无假可造
2017-06-21 09:0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婚姻本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可是,近年来伴随着落户、购房、买车、拆迁等问题的出现,“假离婚”、“假结婚”却呈高发多发态势,大行其道。婚姻被某些人当成了获取利益的工具,甚至已然衍生出一条灰色的利益链条和产业链条。

  “假婚姻”现象的出现挑战着人们的家庭观、婚姻观,神圣的“一纸婚约”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也不得不让步。深思其中的原因,无非是婚姻关系和户籍人口制度与商品房的限购、购车上牌、房屋拆迁补偿等制度的密切关联。在房子、车子、票子面前,人们选择了“捷径”,铤而走险、剑走偏锋。

  再者,“敏锐”的商业嗅觉,让“无利不起早”的商家闻到了这块巨大利益蛋糕的“美味”,并迅速形成了“利润丰厚”完整的利益输送链条。商家的推波助澜,再加上个人的刚性需求,“假婚姻”大行其道,且更有肆无忌惮之势。

  或许,人们只看到了“假婚姻”带来的好处,却往往对其造成的危害视而不见,或者说浑然不觉。“假婚姻”不但淡薄了家庭婚姻价值观念,扰乱了社会价值体系,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而且给一些逃避债务的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纵容了犯罪,同时侵害了其他人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还造成了社会公共服务成本的增加,加重了社会服务以及其他方面的社会负担。当然众多“假婚姻”者中,人才两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也大有人在,这样的新闻也时常见诸报端。由此可见,于公于私,“假婚姻”造成的危害绝不容小觑,我们不能把它仅仅是看做个人的行为。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面对这种极具时代特征的社会现象,我们的政府管理部门难道真的要坐以待毙、放任自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针对目前频频出现的“假婚姻”,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部门绝不能袖手旁观、掉以轻心。而应迅速成立专门的政策研究小组,仔细研究制度设计,努力完善房产限购、车辆购买、婚姻登记等相关制度的漏洞和缺陷。让造假者无处遁形、无假可造。

  如此这般,则既是对公众负责,也是对那些造假者负责。

  王玉玲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