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阳花
近年来,贪官与司机的“组合”已出现在不少贪腐案件中,部分司机凭借接近领导的特殊身份开始参与贪腐,甚至成为“主谋”,贪污、代收钱、受贿、洗钱都有他们的参与。另外,也有一部分司机因利益问题与领导反目,最终事情败露。(6月16日网易新闻)
官员和司机,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社会角色缘何成为贪腐“CP”,是真爱还是利益共同体,结论不言而喻。“世上熙熙皆为利来,世上往往皆为利往”,近年来,屡有发生的官员和司机“抱团共腐”正说明这一问题。一些贪官的司机们,成为领导“最亲密的人”,帮领导洗白赃款,摇身一变成局长,严重地破坏了党的民主政治建设,违法乱纪的事情时有发生。那么,官员和司机何以能“抱团共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专人专车”的制度缺陷为官员和司机勾结腐败创造条件。官员与专职司机的“标配”曾是组织为了方便领导为民办事,提高办事效率的有益之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制度的缺陷日益明显,司机成领导与行贿者中间人的事情时有发生。一方面,司机对官员的“长期陪伴”让官员“爱不释手”,另一方面,官员也需要依耐专车司机提供方便的“出行”,结成利益共同体就属“情理之中”。如若官员走上贪腐之路,司机就可“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到“好处”,岂不为官员“开道”?
其二,贪腐官员自身自律不严,给“有心”的司机以可趁之机。应该说,官员无论是何原因堕入贪腐歧途,都肇始于自身思想出了“问题”。某些官员的司机中不乏“有心人”,他们利用接近官员的“天然优势”和官员“套近乎”,一些不法商人妄图围猎官员,首要就是买通司机,掌握官员“行踪”,司机也乐于“服务”,一些“高明者”不仅能管入还能管出。如:广州白云农工商公司巨腐案主犯张新华,就靠司机和外甥,用钱庄、用空壳公司,洗白巨额赃款。
其三,某些司机看重官员手中的权利,伙同官员腐败“狐假虎威”。据新华网报道,边飞的司机王某在边飞落马后也被“揪了出来”,也涉嫌利用影响力受贿50万元及掩饰、隐瞒巨额犯罪所得案,被提起公诉。梳理一些“大老虎”落马的新闻不难发现,他们的司机也难逃法网。这恰恰说明司机和官员共腐看重的其实是官员手中的权力,只有把官员的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别有用心的司机才会有所收敛。
最后,权力缺乏长效的监督机制,共腐违法成本低,隐秘性强也是一大诱因。司机与官员“抱团共腐”其实类似于曾在网络引发热议的“家族式腐败”。归根结底,唯有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打破专人专车制度的桎梏,探索公车改革制度,形成官员轮换制度才能“治本”。同时,提高官员和司机共腐的“违法成本”,打破一官一司机的专用格局,让官员和司机“不敢腐”,形成官员和司机的“良性交往”机制。
新闻源:贪官的司机们:帮领导洗白赃款 摇身一变成局长_网易新闻 http://news.163.com/17/0616/01/CN108PN00001899N.html
太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