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网红披国旗”“服务员戴红领巾”:乱象背后是执法缺位
2017-06-05 09:3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六一儿童节这天,武汉市一家餐馆的服务员集体戴着红领巾服务,此举引发人们质疑,被批“简直不伦不类,只能弄脏红领巾”。(6月4日 《武汉晚报》 

   这让人很容易想起5月17日的法国戛纳,靠直播成为网红的某女星身穿国旗造型的印花露腰高领曳地红色礼服亮相,十分抢镜,成功博得眼球。虽然她实现了“又红了一次”的小目标,但舆论一片质疑批评之声。尽管其事后也表示出悔意,但是其所要面对的批评与质疑却很难轻易被抵消,“网红披国旗戛纳蹭红毯”也毫无疑问会是一段长时间内的一个负面案例。然而,殷鉴不远,总有人对国旗、红领巾这些神圣而庄严的事物动各种心思,这些行为也许有各式各样的理由,但归结一点,都为了博公众眼球,有着几乎一致的商业利益目的。网红披国旗,是为了吸睛吸粉丝;服务员带红领巾,是为了营业额和利润,而绝不可能是她们口中“展示中国之美”“感受回味童年”那么纯粹。 

   对于国旗和红领巾的使用,其实早就有相关规定。《国旗法》第三条就明确要求“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第十八条也明确指出“国旗及其图案不得用作商标和广告,不得用于私人丧事活动”。对于红领巾的使用,全国少工委早在2005年11月28日就印发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队徽和红领巾、队干部标志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使用规定》),规定中对红领巾的佩戴有明确要求,同时也明确强调:少先队队旗、队徽和红领巾、队干部标志及其图案不得用于商标、商业广告以及商业活动。从这个意义而言,“披国旗走红毯”“服务员戴红领巾”等行为不仅伤害了民众的爱国情感,更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嫌疑。不仅要在情感上坚决反对,更要在行动上依法处理。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红领巾作为少先队员的标志,并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拿来玩”的对象,特别是在历来强调民族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的中华大地上,他们在民众眼里的份量不可谓不重。但近年来,很多人打起了他们的主意,任意处理、肆意悬挂,各种翻新花样层出不穷,久而久之,成为了商家盈利、网红出名的噱头。这其中原因众多,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法治的缺位。 

   这就不难理解的是,每每发生类似亵渎国旗、红领巾的事件,相比网络上群情激愤,现实中却难觅执法踪影。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种“事情小事一桩,无需大动干戈”,对这种行为的危害的认定也很难界定。仅就“伤害民众情感”似乎难以支撑,所以也就口头批评一番作罢。但国旗、红领巾的保护远远不能靠个体自律和舆论声音来实现,必要的执法问责更是十分重要。此外,在很多人眼里,《国旗法》《使用规定》不同于《刑法》《民法》等法律法规,这种虽然成文的法规,实际约束力非常有限,这或许也是各种奇葩行为层出不穷的原因。也正因此,在如何界定、如何处理违反行为、加强执法的可操作性上还需要做很多文章,下很大功夫。 

   让人欣慰的是,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其中,关于国歌法的法律案拟于今年6月初审。这意味着和对国旗的不尊敬行为一样,国家已经注意到了个别娱乐化国歌、滥用国歌的种种乱象。启动立法只是对他们保护的第一步,真正要做到对国旗、国歌、红领巾等“烈士鲜血染红的存在”,就必须加大立法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度,唯有如此,才是对深藏于中华儿女灵魂深处民族情感的真正确认。 

  (张璐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