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多市民的微信群、朋友圈都流传着一段视频,视频拍摄者声称在我市一家肉松蛋糕店买回来的肉松蛋糕是棉花做的。对此,市食药监局迅速开展突击检查,抽检结果排除蛋糕里的肉松是棉花的可能。(5月24日 梧州日报)
小龙虾实为小虫虾”“无核葡萄抹了避孕药”“吃大盘鸡能感染禽流感”……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容易使谣言不胫而走。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舌尖上的谣言”占45%,食品安全领域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这些食品谣言借助网络热传,给食品生产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带来巨大损失。“谣言伤农”的教训近年来反复上演;不仅如此,各式爆炸式传播的食品安全谣言,使公众患上了“食品安全焦虑症”,影响生活、扰乱市场,削弱了百姓对国产食品安全的信心。
谣言四起,最直接的原因是官方部门的声音、监管输给了谣言传播的速度。而此次“肉松饼加棉花”的视频在网络传播,梧州市食药监局立即联合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迅速反应,对疑似销售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蛋糕店进行突击检查,及时掐灭了刚露头的谣言,安抚了百姓的情绪,值得称赞。
食品安全领域之所以成为谣言制造的温床,原因在于食品安全连系着千家万户的健康,处在舆论关注的风口浪尖上。纾解百姓的恐惧和疑虑,除了遏制住谣言,更重要的是公安部门是否应该及时介入,因为曾有过“塑料紫菜的始作俑者”打过威胁电话,并扬言要公司交给他们几万元钱才保证不把视频传播到网络上。而“棉花肉松”的传播必然也会使消费者对相关产品产生错误的认识,那么,“棉花肉松”的始作俑者是真的在“普及真相”?是否也是出于诈骗与中伤其他商家的目的?
谣言不能仅止于辟谣。从以往的教训来看,最大限度降低谣言的危害,取决于相关部门的联动反应速度。谣言初起,权威声音发声,监管部门正名,网警查找谣言发布源头、严厉追究造谣者责任,谣言才能不攻而破。
每一起食品安全谣言热传的背后,都有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和不信任,唯有加强对整条生产链的食品安全的监控力度、加大违法传播谣言者的犯罪成本、构建和完善网络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净化网络空间,才能避免下一个“塑料紫菜”“棉花肉松”的出现。
朱仲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