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莫因部门“互掐”给群众“添堵”
2017-05-17 15:2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以往,群众去A部门办事,被告知先要有B部门的证明材料;辗转来到B部门,却又被告知A部门的资质认可是必备前提,于是群众犯了难、发了愁。”日前在基层调研,多位政府工作人员反映政务服务中部门互掐、互设前置的怪象。(5月17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行政审批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存在问题也时常被舆论媒体“暗访”、“曝光”。从证最初的明“你妈是你妈”,让人们“啼笑皆非”,到部门间互设前置“门槛”,导致群众遭遇“办事无门”的窘境,再到部门间“互掐”,争得面红耳赤,让百姓看了笑话……

  其实,不论是行政审批,还是基础性服务工作,都应该实打实地从群众角度出发,让群众得到便利,否则就一切都是“空谈”。何况,审批服务、公务执行等都是代表了各级党委、政府,“推诿扯皮”、“相互设槛”、“互掐指摘”等,看似是为了部门利益出发,也是为了工作在“认真负责”,但却给办事群众“添堵”,终究还是会破坏自身的公信力,给单位“抹黑”。

  当前,各地全面开展“放管服”工作,不断普及“线上”“线下”政务并行,大力推进“一枚公章管到底”的服务体制,力求做到“马上就办”,让群众少走路、少等待,甚至不走路、不等待。那么,为何部门之间会存在“互掐”现象。是怕担责任,故意使“绊子”?还是协调上确实出现了问题,导致内部运转不畅?亦或是我们的审批制度依然存在急需完善的“漏洞”、有待补齐的“短板”?或许,每个层面的因素都或多或少存在吧。

  时下,部门“保护主义”依然制约着信息的公开、资源的共享、服务的提升,尤其是涉及行政审批的部门,对信息的保护做的很“到位”,别人要信息,我偏不共享;我要别人信息,不给就不批。尽管“刷”出了满满的“存在感”,却让办事群众尝尽了苦头,为相关部门单位的不作为、懒作为、慢作为“买了单”。更有甚者,依然抱着“利己主义”不放,不给好处、不打“招呼”,似乎盖章的手就没力、抬不起来,材料看得就慢、心不在焉。这样的“为人民服务”要不得!

  每一个党员干部不论级别是高是低、岗位重要与否,都是人们的公仆,要摆正思想、找准定位、严抓作风、强化能力,将服务做好、做实、做到位,用群众看得到的工作激情、感受得到的干事态度来担当作为,切实化解误会、解除顾虑、克服问题,让群众对政务服务有信心、更安心。各相关单位,尤其是窗口部门,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让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干的思想、经验深入党员干部内心,落实到工作之上,逐渐形成“不干事、不作为、不但当就是腐败”的理念,让权力“寻租”、私设“门槛”的现象彻底杜绝。

  制度上,仍需不断完善、不断强化,要多开展调研,听听群众的诉求、呼吁,甚至骂声,加强部门间的交流、合作、共建,打破权力“部门化”的壁垒,让该公开的材料公开、该共享的资源共享、能上网的信息上网,既要让群众少走弯路,也要让部门审批少兜圈子。组织上,要树立服务工作的先进典型,加强思想、理论、经验的深入学习,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共同提升、全面进步,让关心群众、方便群众成为干事创业的追求;强化组织保障,让埋头苦干、悉心服务的好同志有为有位,让作风散漫、不思进取的“带病”干部没市场。

  百姓心中有杆秤,谁对百姓好,百姓自然也会更加尊重和理解。各部门要从自身做起,多去想想能为群众做什么、怎么做群众才会满意,培养良好的群众观、大局观,少些“推诿扯皮”、多些“马上就办”,化“互掐”为“互助”,营造优越的便民服务氛围,让群众多得实惠。

  储旭东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