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帮“群众脱贫”岂能在纸上下功夫?
2017-04-24 09:1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为“帮助”一贫困农户达到脱贫标准,安徽宿州市村干部王西军竟然填写脱贫调查表“造假”,王西军因此受到党内警告处分。(4月20日 中国新闻网)

  2016年,农民脱贫标准是人均年收入达到3000元。客观来讲,这样的标准并不高,相当于中西部地方市民一个月的工资收入。但对一些贫困人口来说,这个标准却令他们可望而不可及。尽管脱贫攻坚行动已全面展开,各地党委政府、党员干部竭尽全力进行帮扶,但增收脱贫仍需一个过程,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

  然而,却有一些干部在帮扶过程中弄虚作假,贫困户收入未达到脱贫标准,就随意帮其填写生产经营性收入,使其超过脱贫线,成了典型的“替群众脱贫”。王西军将贫困户王某的个人信息随意填写为耕地面积2亩,生产经营性收入1800元,当年人均纯收入3560元,并代替王某签名填写了脱贫确定书,使其“脱贫”。

  这种造假行为不仅性质严重,而且后果非常严重。一旦得惩,不仅使贫困户失去被帮扶的机会,还会由此令党和政府对扶贫情况造成误判,影响到决策安排。值得庆幸的是,此事“露馅”,令相关造假行为得以曝光,引起大家的高度警惕,有利于防止类似事件再次上演。

  但王西军为何要冒险“替群众脱贫”,原因值得深思。首先,干部的帮扶作风不正。不愿意实实在在替贫困户排忧解难,为他们增收致富献计献策,本应该花在贫困村、贫困户身上的功夫,却花在了纸面造假上。

  同时,王西军造假也暴露出其侥幸心理。如果脱贫考核组只是查看纸制文档,局限于向村干部了解情况,忽视了对贫困户帮扶实情的调查,王西军或许会造假成功。

  但愿众多帮扶干部能从王西军的造假悲剧中吸取教训,多动真格帮扶,少干投机取巧的应付工作。扶贫来不得半点“虚功”,纸面上做文章只会是一场徒劳!

  新闻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sh/2017/04-20/8204334.shtml

  作者:勇军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