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解决问题不能“光打雷不下雨”
2017-04-24 09:0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随着大走访活动的深入,大批领导干部一次次深入到基层村组、企业、农户走访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边走边看边问,基本掌握并解决了一些个性的、区域性的、阶段性的问题,有效减少了问题的存量,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群众心中的怨气,拉近了干群间的距离。但也有少数同志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满足于耳朵听了、本子记了,至于能不能解决、政策范围内怎么解决,现场没有明确答复不说,事后既不研究也不反馈甚至抛到了脑后;有的怕苦畏难,被动应付,走马观花,身在曹营心在汉,对群众疾苦心中无数;有的领导也许是确实忙,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进村入户既不问长也不道短,勉强坐一会儿,板凳还未焐热,便以“忙”为由告辞;有的甘当“二传手”一转了之,对转交的问题相关部门能不能解决、何时才能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心中无数,有时甚至一年半载都没有下文,等等。群众把这些现象戏称为“光打雷不下雨”现象,这种看似轰轰热烈的大走访活动,往往雷声大,雨点小,与“两学一做”要求、百姓的期盼相距甚远,群众对这此颇有微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威信,也挫伤了基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究其原因在于宗旨意识淡薄,脱离了群众,没有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更没有时刻把群众装在心中。笔者以为,要使大走访活动取得令人满意的实效,走访时必须对基层情况进行大排查,着力在找准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上下功夫、见成效。 

  避免“光打雷不下雨”现象,首先要找准矛盾。习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明确的姿态,让群众看到自己敢于正视并解决问题的决心,看到自己以身作则、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行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树立“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的理念,以大走访活动为契机,撸起袖子、扑下身子找准问题,用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去直面群众期盼的问题。走访中,有的同志急基层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想方设法通过自身地位和职务影响协调解决了一些简单问题。而对于制约基层发展的共性的、面上的、长远问题单靠基层或某一个人的力量确实力不从心。如种田大户反映的种田风险问题。去年受连绵阴雨影响,收获的水稻质量未达到国家收购标准,最终没能卖出国家保护价格,导致严重亏本,加上受连续阴雨时间长、雨量大,小麦无法播种,希望享受保险、休耕补贴等惠农政策;村组硬质化水泥路拓宽问题。当初铺路时,受资金、观念、路基等影响,村组道路只有2米宽左右,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进农家比比皆是,造成车辆会车难、通行难,急需拓宽路面加装路灯;丘陵地带低产田改造问题。丘陵地带田块小且不规则、高低落差大,水沟、机耕路难以配套,导致灌溉、机械化作业成本高、难度大,更无法流转,急需机械化平整改造,等等。这些问题,需要上级部门研究会办,有些需要政府财政支持,有些还需要政府统筹协调、综合施策才能解决。 

  避免“光打雷不下雨” 现象,要注重分析矛盾。俗话说:“工作要上去,干部要下去。”领导干部坐在机关里听汇报、看简报、作报告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多到基层、多到群众中去,了解基层干部群众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干的,还有哪些困难,才能眼里见民情、心里知实情,使作出的决策更加科学,部署的工作更加务实。作为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群众利益无小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埋下隐患,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大事。要按照省委、市委要求,沉下身子蹲到基层去,亲身体验基层干部、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坚持换位思考,把群众的关注点作为大走访活动的着力点, 对基层客观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出哪些是个性的、区域性的、阶段性的,哪些是共性的、面上的、长远的,从根源上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剖析、诊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实行“分类指导、对症下药”,逐个研究制定解决方案,运用行政指导方式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避免“光打雷不下雨” 现象,重在提高解决问题的质量。群众最反感的是形式主义,最期盼的是解决问题。大走访活动不能停留在“身入”,更要注重“心入”,不能停留在“蜻蜓点水”,更要注重真招实策,不能满足于“一阵风”,更要注重“常态化”,切实在“走”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质量。有些问题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形势发展变化的原因。如数年前,丘陵地带把闲置荒废的土地租赁给企业烧制砖瓦,当时租金标准、合同等要件均符合要求,也得到所在村组干部、群众的认可。可随着经济的发展,周边土地流转后,租金远远高于砖瓦厂所给付租金,群众觉得眼下吃亏了,甚至认为干部从中捞好处了,要求涨租金或终止合同。而企业则认为当初进来时,道路、水电等都不通,先期投入较大,坚持按合同办事没有错,因而不愿涨租金或终止合同,致使矛盾处于僵持阶段。有些问题是以往急于招商引资所致。如生猪养殖场污染问题,当初企业老板承诺猪粪实施无害化处理,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空气污染越来越重,周边居民多次上访要求搬迁,所在镇、环保等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无害化处理得到进一步完善,村民仍不满意。有些问题是政策问题。如某企业老板数年前花百万元买下村闲置小学作为扩大再生产用地,该地虽属工业用地,现在想建厂房却又不在规划红线内,无法获批,老板只能 “望地心叹”。面对难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直面矛盾不回避、不退缩,敢于较真碰硬,以“即知即帮”“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推动问题解决。要放下架子与企业老板真诚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解其所思所想,尽其所能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引导老板积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新变化、回应群众新期待、顺应民生新需求,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排忧解难,高质量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确保大走访活动取得实效。 

                       

  韦干熙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