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用温情关怀回应“阶层固化”痛点
2017-04-15 08:49:00  来源:红网  
1
听新闻

  有关“空巢青年”形成的话题风波尚未散去,4月12日,某知名媒体公众号发表的一篇题为《“阶级固化”的论调不能成立》的文章又陷入了舆论的漩涡。文章源于北京的两所学校,两个班级在几乎相同的时间,集体参观博物馆,两个班级的孩子表现迥然不同,解说员由此根据两所学校的孩子在参观时的不同表现证明所谓的“阶级固化”的故事,认为孩子们的表现差异还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并得出了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阶级固化”的国家的结论。

  一篇公众号文章之所以能迅速实现刷屏效应,关键在于“阶层固化”这个字眼带给人们内心的触动与深思。事实上,近年来,当“官二代”“富二代”“拆二代”成为约定俗成的群体标签,当普通青年面对越来越逼仄的上升空间与越来越难以跨越的阶层鸿沟,“阶层固化”之说就越来越有市场了。

  但中国社会究竟有无形成阶层固化、这种板结的程度或深或浅,尚不能用一篇文章一个个案来简单定义。就像文中根据王宝强的奋斗经历得出“阶层固化”不成立的结论,那么是不是也能够用一个官二代的例子可以来佐证这种“固化”呢?显然,阶层固化与否,需要更全面地数据考证和更科学的案例分析,远远不可能由个别媒体“一言以蔽之”。

  姑且不论文章援引几个封建草根出身的皇帝之例说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否合理,也不论“中国每年参加高考的学子有近千万人,其中有多少是所谓精英家庭子女呢”这个论述是否符合现实,单单就文章的情感流露来说,并不能让读者感受到生活压力下的丝毫温情,尽管文章也强调,“我们不能以‘阶级固化’为借口为自己丧失奋斗精神找理由。越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就越要自强不息”,但是生冷说教背后的一勺鸡汤,又如何滋润人们的心田?

  其实仔细一想,这篇文章的初衷可能是一种善意的提醒,面对转型社会的压力剧增、情绪表达的多元,提醒人们相信“通过双手可以改变命运”的朴素常识,但问题就在于,表达方式的欠妥。客观上就放大和渲染了这种问题,让舆论产生抵触。最好的办法也许只是冷静陈述事实,客观分析原因,审慎寻求结论,让人们自我去判断,而不是先入为主地得出结论。

  “阶层固化”是一个社会的严重病症,更是社会前进发展的一大毒瘤。该公众号文章发表不久,媒体上“10岁当公安”的“警二代”闹得沸沸扬扬,让人再次想起那句调侃之语,“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人一出生就在罗马;你20多岁的时候相信努力就有一切可能,却有人10岁就站到了终点线。”在热播的《人民的名义》里中,退休的原汉东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陈岩石的儿子陈海是该省反贪局局长。省委副书记高育良的大姨姐是法院的退休庭长,外甥女是检察院的侦察处长。这种现象,也难脱阶层固化的嫌疑。这或许说明,无论是否承认,这种现象确实大有市场。

  在事关“阶层固化”的种种讨论中,不妨用真心和温情去呵护时代发展背景下个体踽踽独行的奋斗身影。

  文/张璐

标签:
责编:李旸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