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广州老友的朋友圈里面,晒出了一张图片,里面是广州某私立学校的一个电子屏,上边显示,“本校只招收父母是本科以上学历之家长”。老友记随后登陆这间学校的官方微信,发现里面真的有一篇招收小学新生的通知:讲本月11号,学校将进行学生面试以及缴费。而在备注栏就注明,父母要有本科以上学历。(3月6日广东广播电视台)
看完这个条件有人可能就发火:公平何在?难道只能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不是给家长制造郁闷吗?不是让孩子回家奚落家长吗?孩子上个学还得拼爹呀?
春天肝火旺盛,且慢生气!哪儿和哪里呀,看起来这好像是身份歧视,实际上人家是看到了招生中的利益生机。
这种事并不新鲜。2014年,武汉一所热点公办初中——同济附中开始“小升初”招生登记,在登记表上,除了学生的基本信息要填写外,校方还要求家长的工作单位、职务和最后学历这些信息也要详细填写;2015年,南京小升初报名登记,某些学校的报名登记表,要填写父母的最高学历……其实校方在列出这个条件的时候,肯定会考虑到吃瓜群众会指责这是身份歧视。但其代价不过出来解释一下“此为参考”而已。那真实目的是什么呢?
熙熙攘攘,只为利往。
一分利。一般来说,相对一般低学历家长,高学历家长或有些实权,或有些财富。学校办个事啥的,只要对照着名单数一数,让学生通报家长就可以了。如此事半功倍,风险近于零,何不为之?
二分利。学校不就是要个名牌学校重点学校的升学率么?把高学历的家长发展成学校的义务助教,这些家长辅导孩子总比低学历家长强吧?
三分利:有利于传播而提高学校知名度。花钱做广告?现在看电视的很多吗?微信转发?现在朋友圈被求转发都烦了。可是让吃瓜群众生个气,媒体接着跟踪,然后吃瓜群众又乐呵呵的转发。这广告做的!有些单位搞什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得向人家取取经。
无利不起早,办事三分利。做个“小坏事”,办个“大好事”。类似这样的擦边球,该有个新规则的制约。
新闻链接:http://www.t
作者:丁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