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政府回应网民要心心相应
2017-02-20 08:3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有村民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给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留言,反映精准扶贫问题:我们当地贫困户认定事实上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我们村住楼房大瓦房的是贫困户,住土墙房屋的却评不上贫困户,请求王书记以及上级有关部门到我们当地明查一下我们村贫困户认定的事情。”而官方回复如下:“我们对桥亭子村的贫困户认定进行了进一步的核实,并未发现如你所说的那样存在不公平行为,贫困户的认定是由村支部研究上报的,情况客观公正。感谢你对村镇建设的热心,希望你对党的政策多加学习,教育群众争当致富能手,而不是去争当贫困户、五保户。”(217日人民网四川频道) 

  看起来,官方回应不卑不亢,但也感觉不疼不痒。不知道这位村民收到这样的回应有何反应,笔者从旁观者的角度觉得这个回应似乎还要再用心一些。也许官方的核实无误,如果能告诉这位村民,那家住楼房大瓦房的人家为什么符合贫困户的认定标准,而他住土墙房屋为何评不上贫困户,这样这位村民一定会心服口服。如果这位村民认为政府核实有误,还会积极再向政府反映更多情况,最后在双方互动中使得问题最终得以圆满解决。而更让人感到不舒服的是,“教育群众争当致富能手,而不是去争当贫困户、五保户”的回应。这位回应者凭什么确定人家没去努力当致富能手呢?这有点像对买不起房子的人说:买不起房子是因为你挣钱太少,要想办法去挣大钱。这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百姓无栗米充饥,何不食肉糜?”这样的笑话。 

  相比而言,近日,山东省政府门户网站的省长信箱栏目里日前公开了一封关于“章丘房价上涨问题”信件,回应同样有点过于简洁。来信内容称:“章丘划区后房价上涨1000-2000/平,市民苦不堪言,这一切不是市场运作的结果,而是被人为炒作的,望政府予以重视。济南的限购政策能否适用章丘?”回复中这样写道:“你提出的信访事项,我委已经进行了调查,根据您所说的房价恶意上涨问题,经调查属于市场行为,关于济南市购房限购政策不适用于章丘区。好在后面还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如不服本处理意见,可自收到本处理意见书之日起30日内向章丘市人民政府提出复查申请。而从相关新闻来看,这个回应是无误的。涨价原因主要是山大济南主校区将选址在章丘区绣源河西侧地块,由此带来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必然引起市场追捧。如果政府把这个道理讲清楚了,不就是一场市场经济普法课吗? 

  当然,我们理解,政府网站人手少,任务重,不可能事事详尽回复,但至少还要简单的把原因讲清楚。 

  政府回应网民是政府与广大群众进行沟通的重要形式,是必须有实效,让群众心服口服的现场互动。否则,广大群众如果一再感到政府网站不解决问题,凭什么还再上政府网站?如果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上政府网站了解信息反映民意,政府网站就成了摆设,就失去了政府了解民意,沟通民意,引导民意的作用。民众没有了知情权和参与权,凭什么支持政府工作?遗憾的是,当下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一些地方的信息公开“花样繁多”,群众瞧着是“晕头转向”,很不满意。比如,曾有安徽市民在网上投诉粮油加工厂使用陈稻加工且环境脏乱,政府部门回复时却教市民如何区分新稻陈稻,对投诉内容只字不提;网友曾在浏览吉林省永吉县人民政府网站时,发现政府网站所做的一项关于“满意度”的民意调查中,居然仅设两个选项:“满意”和“非常满意”。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调查后,得到永吉县政府办公室相关人员正式答复——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网站遭受黑客攻击所致;20091216日,河南新乡市民投诉该市中源水务服务的霸王条款,新乡市政府网站的市长信箱回复:“你好,来信收到,凡事都有第一次,多谢你的批评。”;一位市民咨询“能否早些公布中秋的放假时间”,合肥市教育局给出了回复,内容只有五个字:请百度一下…… 

  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12月,中国网民规模超7亿,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超2亿,但只有近半数网民对在线政务服务感到满意。 

  现代政府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更好地提供便捷高质的公共服务。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各地政府网站能给百姓更多的获得感。 

  新闻链接: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21069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21044 

  作者:丁慎毅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