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再度迎来最美落叶季,落叶不扫景观道也再度开启。11月9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获悉,2020年全市落叶不扫景观道共有41条,各区在2019年的基础上对景观道进行了梳理和评估,部分区的景观道路段有所调整或替换,使市民能够享受到更高品质的落叶美景。这些景观道树种不尽相同,所栽行道树包括悬铃木、银杏等树种。(11月10日澎湃新闻)
无疑,落叶是一种美,古人的诗句中,不乏赞美落叶的,比如“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雨打芭蕉云落叶,风吹杨柳花飞絮。”“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落叶不仅是季节更替的象征,也是人们感悟人生的载体。也因此,每年秋天,市民都有“留下落叶”的呼声。
当然,大量落叶落在路面或游客休憩的长椅上,或者发黑变枯,则影响卫生、有碍观瞻。过多的落叶还有可能使行人滑倒,成为安全隐患。因此,落叶不扫,并非任由其杂乱铺陈,而是在不破坏落叶形成的自然风景前提下,对景观道路进行精细化保洁。显然,景观街道保留落叶秋景,主要还在于把握好度。这并不容易,还增加了工作量,因此,于现在最常见的往往是一扫了之。
就如杭州的著名景点“断桥残雪”,“每当瑞雪初晴,举目四望,但见周围铺琼砌玉,晶莹朗澈;登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皑皑如银链横陈,断桥向阳桥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一痕,仿佛白链到此中断,呈‘雪残桥断’之景。”何其之美,但由于残雪会影响行人安全,就干脆扫得一干二净,让市民有大煞风景之叹。
其实,如果多投入一点管理的力量,保留一点残雪而不影响安全,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如落叶的保留怎样恰到好处,如果不嫌麻烦,“把握好度”也不是一件难事。关键还在于多一点审美的情趣,多一点弘扬文化的意识。无疑,诸如“落叶、残雪”的美,其实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形态,而于人们的现代生活,同样不可或缺。
实际上,现在不少保留落叶的景区或景观街道,观光车过往、行人较多的主干道,一般都会进行清扫。游步道上如果遇到阴雨天打滑,或者叶子将要变质、变黑,也会及时进行清扫。也因此,如上海,落叶不扫景观道已经是打造生态之城、人文之城的一项民生举措,实施六年来得到了上海市民游客的普遍好评。显然,“落叶不扫”的美,凸显的是管理之善,值得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