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传统烟草一样的危害性,又无法达到戒烟的功能,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健康隐患,再加上标准的缺失所带来的风险,电子烟日益泛滥的现实的确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颜色各异的长方形盒子放在桌子上,如果不打开,都不知道是最新型的电子烟——为了戒烟而出现的新型烟草制品。随着电子烟的悄然兴起,与电子烟有关的各种健康问题也开始暴露,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代表的烟草控制方强烈要求将电子烟归入烟草制品管制,烟草行业也在积极要求规范电子烟管理,从而合法拓展市场。
以更加安全和助力戒烟为名的电子烟,时下正方兴未艾,成为烟民们的新宠。依生产商的广告所称,电子烟具有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携带方便、降低对传统卷烟的依赖,逐渐达到戒烟目的。对于急于戒烟但又难以忍受戒烟之苦的烟民而言,电子烟无疑是各种选项中的最优项。长期以来,商家都以电子烟不含焦油、悬浮微粒等有害成分为卖点推广,对消费者形成了误导,加之电子烟作为新生事物所形成的迷惑性,其“绿色”的概念也极易获得大众的欢迎,由此掩盖了电子烟真实的危害性。
但科学证明,电子烟也好,传统烟也罢,在原理上并无差异,在危害性上也无不同。传统烟草中所含的尼古丁,作为电子烟的主要成分同样存在。事实上,尼古丁是香烟致瘾的主要成分,尼古丁进入体内后经血液传送,并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且吸入后平均只需要7秒即可到达脑部;尼古丁作为最难戒除的毒瘾,也是吸烟者难以戒除的主要原因。电子烟满足了尼古丁依赖性需求,“戒烟替代”的说辞不过是掩耳盗铃的形式敷衍。
电子烟烟雾所含的成分主要为尼古丁、各类香料(调配成各类口味)、挥发物(烟雾)等,尼古丁具有成瘾性,而溶剂、香精也含有对身体有害的其他物质,长期吸食可能会引起意外中毒和伤害。几年前,广东省兴宁市水口镇井下村村民刘某在吃完晚饭看电视时突感身体不适,其家属先后请来多名医护人员对刘某进行抢救,但刘某终因抢救无效死亡。家属怀疑,刘某之死与其使用网购来的戒烟产品电子烟有关。今年5月16日,一名38岁男子在吸电子烟的时候,电子烟突然爆炸,碎片射入了男子的大脑,并且还引起了火灾,将男子的部分身体烧伤,当地警方进行尸检时都觉得很离奇。
从大量调查来看,尽管电子烟的危害性是否比传统烟草大尚无确切定论,但电子烟“有害”却是不争的事实。世界卫生组织专门对电子烟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管制,杜绝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产生危害。与此同时,相比于传统烟草来说,电子烟存在几个突出的不确定性风险,比如电子烟作为电子产品的危险性、电子烟雾成分的危害性,以及电子烟缺乏生产标准下的泛滥化。既有传统烟草一样的危害性,又无法达到戒烟的功能,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健康隐患,再加上标准的缺失所带来的风险,电子烟日益泛滥的现实的确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正是基于此,包括香港特区在内的诸多国家和地区已开始全面禁止电子烟。如此做,既是禁止烟草的题中之意,也是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的必要之举。禁烟不应有禁区和例外,不能因为电子烟的形式变化而给予放行。就当前来说,一方面要加强对电子烟危害性的研究与评估,并尽快得出科学的结论;另一方面要在细化标准的基础上,将电子烟纳入公共安全的范畴并明确特殊条款。
今年8月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明确电子烟存在较大的安全和健康风险,要求向未成年人禁售。此举可看作监管层面对公众权利诉求的积极回应,并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不过相比于电子烟市场不断扩张的现状,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禁烟的做法而言,我国有必要给电子烟戴上更为严苛的“安全紧箍咒”,把包括电子烟在内的新兴烟草产品,全部纳入制度的笼子,消解公众存于内心被伤害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