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是幸福的归宿
2018-02-11 09:26:00  来源:江海明珠网  作者:阎语  
1
听新闻

  春节的脚步临近。此时,全国的集市商场人山人海,各地的候车厅人头攒动,大袋小袋的年货、大包小包的行李,处处洋溢着新年的喜庆。

  我们共同的牵挂,经过一年的“发酵”,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候喷涌而出。老舍曾这样生动描述年味,“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这团圆热闹的日子,红红火火的气氛,每个人都在期待共同的--家,每个都有同一份等待——团圆。

  网络上有人怀念小时候过年,说小时候“包饺子、蒸年糕,打灯笼、放鞭炮”,表示现在过年找不到以前的那种感觉了。以前逢年,要是谁家年货置办的丰厚、窗台的腊肠挤挤一长串,别人就会称赞,这家人日子红火。如今,人们感叹,凭证办年货的长队消失了,巷子口各式各样的摊位换新了,年夜饭餐桌上多了许多“舶来品”。人与人之间“变味”,家与家之间充满“界限”。

  的确,随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过年回家的交通工具变了,准备年礼的时候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很多人选择全家老小外出度假取代走街串巷。我们都说年的味道淡了,其实不然,年还是曾经的那个年,只是我们的传递“红火”、祈祷“幸福”的方式在变化。社会不断发展,年味依旧植根于我们心中。无论是院子里晒着油亮的年货,还是超市里选购包装食品,都象征着富足的生活;“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仍然是在外漂泊的游子们共同的心声;寓意“阖家团圆”的古老中华文化依旧历久弥新,给予我们安稳的幸福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乡心新岁切”,回家是一次归心之旅。甲骨文中,“家”由一座有顶有四壁的房子,里面养着一头猪构成,家人相伴,一起过上好日子就是完整的家。好比年年的春运,“返乡大军”从远方归家,风尘仆仆却满怀团圆的期待,长长的牵挂,人人都是幸福的模样。习近平总书记有言:“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这是我们的起始点与归宿地,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不管我们看上去有多“远离”故乡,故土始终是国人内心深处的渴望,滋润我们、影响我们。

  “日日新”不可逆转,年的形式在变化,乡愁不变,希望不变。莫言在《过去的年》里追忆,现在的孩子自有他们的欢乐的年。正如每到过年总会有人感叹,春节里头都做点啥、吃点啥,去哪里玩呢?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这幸福的归宿,丰满我们的人生,也成就了文化的丰厚。(阎语)

标签:年货;春节;团圆;幸福;集市;腊肠;归宿;包装食品;交通工具;精神力量
责编:王迅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