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网络中国节·中秋】用时代真火淬炼传统文化的民族精魂
2017-10-03 18:39:00  来源:江海明珠网  
1
听新闻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的月似乎更能引起人们的思乡之感,这是源自仪式感的情愫。中秋,中华传统节日中用“圆月”做标识,用团圆做主题的日子里,人们更希望感悟那份仪式感的积淀带给人们的归属与认同,尤其是在新科技得以充分利用的新时代中,“归属”总是显得那么引人共鸣,“认同”总是撩拨起人们的感动。

  一份标识,一段传承;一场仪式,一腔情怀;一种认知,一往情深。

  传统节日的记忆开启于仪式的遵循。过传统节,行传统礼。这是中华文脉流传至今留给世界的财富与记忆。蟹爬月、吃藕饼、烙月饼等,都在讲述着“圆”的深意。“团圆”成为这场仪式上的台柱子,仪式的地域区分透露着中华文明的“和”思维:求同存异、有容乃大。如同习近平总书记为人类新出路提出的新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一代政治家的智慧,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人类共同渴望“团圆”的一份守望,用外交辞令的仪式描绘了一腔为天下担当的情怀。

  时代的情怀寄托在仪式的传承。人类历史浩瀚,每一个时代有着每一个时代的主题与淬炼。而唯有仪式的代际传承,无论在白发苍者,还是在黄毛稚童那里都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是对仪式本身的敬畏,更是对民族根文化的一份探寻,这场探寻不存在功利,而尽显虔诚。如今人类利用大数据推演过去未来,用云存储记忆“以梦为马”的努力。而唯不变的是在传统的日子里回归仪式,在中秋佳节里吃月饼、聊传承,讲讲“嫦娥应悔偷灵药”的神话传奇,邀家人共赏明月皓空,共同感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节气更迭与家国情怀的感动。

  共享的时代散发着仪式的魅力。历史总是很神奇的组合着每个时代的旋律因子,当人类步入全球化时代,当人类娴熟掌握并运用互联网科技,便已注定“共享”的时代感受。习近平总书记说过:“70多亿人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发展”。“世界”正在从名词走向动词:越来越便捷的交通、越来越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越来越宽松的移民政策,“让民族的成为世界的”不再是一种梦想,而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事实。中秋的唐诗宋词在一个外国人口中吟诵如流水,中秋的月饼更是早已走向世界,并尝试着中西方融合的改良,让外国消费者爱上中国月饼,而国人也正享受着“改良”的红利,诸如冰皮月饼、冰激凌月饼为国人所喜爱,舌尖上的节日享受让世界每逢八月十五共享团圆仪式,共感中秋深意。

  千年流转只为传承,万般记忆化作仪式。历史向前不回头,时代更替从未停歇,月有阴晴圆缺,“团圆”才是人们共同的期盼。在时代长河里,那份永恒的仪式传承承载住人们的家国情怀,用时代真火淬炼着传统文化的民族精魂,助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顺着时代的脉络走向更加恢弘的叙事。

标签:
责编:费念渠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