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7月11日报道,没有收银员,无需排长队、“拿”了东西就能走的无人超市近日在杭州亮相。这个具有十足科技感,融合多种前沿技术而“善解人意”的零售实体店,显现出“互联网+”对零售行业发展的助推作用。然而,不少人担忧传统零售店将受重创,传统超市从业人员将面临失业风险,若此技术得以推广,将来诸如门票等收费端都会遭遇极大挑战。
无人超市是人工智能走入寻常生活的又一创举,与无人驾驶汽车、扫地机器人等一样,逐渐改变或即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甚至对整个行业都会带来变革和颠覆。
人工智能越完善、覆盖面越广,生活就会越便捷、效率就会越高。然而诚如人们所担忧的,人工智能的出现也难免给相关行业、职业的劳动者带来某种“生存危机”。这并非杞人忧天,据统计,工业机器人使用成本仅为人工的23%,而一项报告则预计,今后5年,机器人将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几百万人失业。
必须正视的是,机器人、新技术、新设备在某些行业、领域代替普通劳动者已成一种趋势,工业机器人大量取代流水线上的工人等现象将越来越多。近日,几家企业都宣布开启或即将开启无人超市项目,不少投资机构也把无人超市作为下一个风口。英国《金融时报》曾援引一项新研究报道称,未来几年,机器人将取代自动化和电子产品等行业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尤其是在东亚地区。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到2018年将增长46%,这将令很多制造业领域发生彻底改变。
机器人和自动化的大规模应用,是企业应对新增劳动力总量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情况而自救的一种措施。其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关乎效率和效益,还关乎产业发展。
换个角度看,眼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推广更直接的影响在于,一方面对部分劳动者形成了失业风险和危机感,比如截至去年底,富士康部署了超过4万台机器人取代人力,与之相对应的是,相关工厂裁员数万人;另一方面对相关行业、用工市场和格局带来改变,比如有报道称,在汽车和其他运输设备、电脑以及电子电气产品等已实现绝大部分自动化的制造业领域,约有85%的工作可由机器人代劳。
如今,“机器”已经开始替代操作更为复杂多样的超市收银员了。若干年后,你的工作会被机器人取代吗?怎么做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淘汰?时下不少劳动者恐怕都在思考类似问题。
各种机器换人、技术换人的实验和现实,尽管推广开来还需要时日,但也在一步步驱动或者说倒逼劳动者,提升职业技能和素质。对一些劳动者而言,已经到了未来职业规划的“十字路口”,如果不懂“穷则变,变则通”,很有可能被淘汰。从国家层面而言,提升劳动者技能和素质的顶层设计正在部署落实。前段时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提出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近年来,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一直是各级各地相关部门努力的方向。与此同时,我国正积极推进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智造强国的转型升级。广大劳动者应该借助这些条件和平台,更积极、努力地去追求、实现自己的华丽转身。
此外,有分析认为,人工智能短期内尚不能撼动那些对原创能力、互动能力、谈判能力和创意能力要求较高的行业和职业,这对劳动者来说也是一种启示。
“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变革常在,创新常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你究竟要做跟跑者,还是领跑者。须知,跟跑随时有被淘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