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起,云南大理洱海数千家餐饮客栈停业待查,只有通过了污水处理核查的店家才能在5月10日后恢复营业。这是对洱海周边多年来环保问题的一次集中纠正。这一事件再次令“逃离大理”成为热议词。
想想也就是去年,留下一封辞职信,想去看远方,然后来到丽江大理开个店铺,就能热闹地炒作一番。来到远方的投资者,腿毛还没被上关的风吹开,大理的一次震动,叫嚣着要静静的心灵,又开始鼓噪着逃离。这彻底不像是要追寻内心的平静,而是像股市里的热钱一样,不是疯牛就是疯熊。
作为丽江定居过的人来说,见过无数来到大理云淡风轻的人,也见过无数想将云淡风轻变现的人。大理丽江最好的因素,是那种远在异乡的陌生人社会里互相之间的彬彬有礼,以及远离工业文明的蓝天白云。在这样的天地里,关上手机,泡上一壶茶,安安静静地读书,或者在阳光下打个小盹,感受现代社会里难得的采菊东篱下。
如果说要来这里赚钱,倒也是一片掘金的好地方。住在丽江的那段时间里,体验了街头每天多出一堆还没有来得及上牌的豪车,即便远离商业中心,也不可避免地感受到暴发的气息。恰恰是这种财富的神话,反而吸引了更多的人离开都市,来到远方。
这是国内无数古镇都在经历的一种尴尬。因为曾经偏远无意躲开了枯燥单一的现代化,保留了传统与古朴,安宁的世界吸引了一批愿意寻找另外一种生活可能的人。也是那些怀着诗意的前行者,让远方变得浪漫起来。然而,越有特色的生活在高速传播的时代注定不能成为世外桃源,名声远扬之时,也是疯狂的资本涌入之日,无数快钱热钱在资本的推手下无孔不入。
也可怜大量远道而来的消费者,真心体验不了那种宁静的生活,反而更喜欢花上数倍的价格,在远方的酒吧里买个喧嚣的醉,再去旅游商店里为导游贡献利润,最后消耗完这些环境脆弱地区的资源后,满意地离开。只是,穿梭的人流,将安静的古城变得俗气吵闹,失去了原本的味道。
揣着热钱的投资者或许忽略了,这些古朴的地方并没有完整的发育起成熟的商业文化,作为投资来说要面对许多不可知的风险,包括突然而来的“一刀切”。而原本火爆的旅游,也有不少正是建立在粗暴的盈利模式上,故而不断出现天价酒托、导游打人等等行为。这种互害的模式,正是扰乱一个古镇的清静的最大祸首,而地方政府运动式的“一刀切”,也让古镇的稳定盈利模式变得难以捉摸。
对到大理生活的人来说,政府当初“默许”了客栈的疯狂发展,又一夜间“一刀切”关停,对赶热闹圈钱的旅游模式是一次重击,对认真热爱古镇的居住者是闷头一击。
如果不是认真的治理和对旅游模式的升级,粗暴的旅游发展模式对古镇的剥削和伤害依然将在不久的未来卷土重来。而那些认可古镇的人,究竟是寻找下一个可期待的桃源,还是坚守在本地生活,或许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
逃离大理,是不同人群的愤懑。在呼喊逃离的背后,是去到远方的人能否尊重远方。如果只是来追逐远方的热点简单粗暴的套现,越早逃离越是远方的福分。既然不喜欢大城市的喧闹,又何必来污染远方的清宁,将远方留给那些真正喜欢远方的人,世界可以更美好。(姚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