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用联动奖惩给职业信用套上紧箍咒
2017-01-20 17:16:00  来源:长沙晚报  
1
听新闻

   今年,守信者将获得更多实惠,失信者将更加寸步难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18日在媒体通气会上表示,2017年,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将掀起高潮。要加快建立房地产中介、导游等14类重点职业人员信用记录。同时,在全国范围建立和完善信用红黑名单制度。(1月19日新华网)

  导游不导游却成“导购”、房屋中介花言巧语哄你没商量、快递苹果手机却成“砖头”、电商恶意刷单欺客……这些在民生领域不同程度存在的职业人员诚信缺失现象,不仅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而且极大地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同时,也从反面提醒全社会,为更好地呵护社会经济健康运行,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信用管理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事实上,一些地方或行业,近些年来已陆陆续续地在探索构建信用红黑名单制度。比如,2016年上半年,海南三亚市开始施行《三亚市旅游行业诚信“红黑名单”制度(试行)》,明确要在三亚旅游官方网站上晒出旅游信用“红黑名单”。此前,广东佛山、山东东营、安徽马鞍山等地,也曾先后在食药品、旅游等领域,推出“黑名单”和“红名单”等类似的举措。这些探索,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部分“黑名单”仅局限某地或某个具体行业内,并没有和其他地方或领域进行联动惩戒,导致失信惩戒威慑力大打折扣。

  以导游“红黑名单”为例,其扬善惩恶的功能原本不言而喻。因为,对于遵章守法的旅行社及导游而言,“红名单”是一种肯定与褒扬,也是他们更加奋力前行的强大动力。而对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旅行社及导游而言,“黑名单”则是一针清醒剂,提醒他们必须及时果断地约束自身的经营行为,否则潜在客户就会流失殆尽。然而,由于缺乏全国层面或者全行业层面的“红黑名单”体系,一些上了“黑名单”的旅行社或导游,有时候却使出“换一个马甲”“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等歪招,继续上演“劣币驱逐良币”,侵害消费者的权益。

  可见,为了避免失信企业打游击赚黑心钱,“红黑名单”的构建不能画地为牢,必须打破一地一域的局限,监管部门也不能各吹各哨。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应借助“互联网+”之力,统一构建全国层面的涵盖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环境保护、工商管理、新闻出版、税收缴纳等全领域的信息网络和媒体发布平台,健全信息联享、信用联评、守信联奖、失信联惩的联动奖惩机制,从而使得失信企业“一地失信,处处受限”。(屈金轶)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