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种好党建“责任田”
2021-05-27 16:4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冯 宇  
1
听新闻

治大国若烹小鲜,抓党建就如耕田。当前,“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已深入人心,但党建是一门学问,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级党组织书记全勤投入“挂帅出征”,更需要遵守“四时农令”,把握工作规律,切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持之以恒、精耕细作,才能种好党建“责任田”。

“培土”是前提。每个党务工作者都要知道,自己的“责任田”在哪里。去年3月,江苏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部门单位党组(党委)落实机关党建领导责任实施办法》,明确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建设的具体责任内容。部门党组(党委)、机关党委(党总支)、基层党支部都要找准定位,各司其职,确保责任田不“水土流失”。在此基础上,要深入广泛细致地做好调研工作,搞清一亩三分地的土壤性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问题在一线,智慧在一线,办法更在一线。每个单位都有相似之处,但工作职能、队伍结构、党建基础等也各有千秋。落实党建工作,千万不能照搬照抄,适合自己单位的才是最好的,这样党建工作才有生命力。

“施肥”是基础。同样大小的土地,收成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田地的“肥力”。这就相当于党务工作者有没有能力去创新推动工作。能力怎么来?这需要学习的积累,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去年,武进区委区级机关工委推出了机关党建“强翼工程”,搭建了“紫光阁”研究小组,通过多措并举,提升党务工作者能力。做好党务工作不简单,这里面包含了统揽全局的站位、学习领会的悟性、拿捏工作的尺度、具体落地的策略、十指弹琴的艺术、协调各方的功格,等等。与一些具体业务相比,其实难度更大。每个党务工作者都要珍惜岗位,主动学习,用安专迷的精神,热爱党务,做好党务。

“除草”是关键。种田要强调田间管理,党建工作也要注重日常维护。党建工作的基础是规范化、常态化。一方面,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范组织设置、发展党员、教育管理等日常工作,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强化人财物等党建保障。另一方面,要杜绝不讲政治、不讲规矩的做法,特别是不以惯例为借口破规矩。要高度重视“灯下黑”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要定期排查整顿软弱后进党组织,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要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构建更加完备的干部管理监督制度体系。

“育苗”是根本。种田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要种出庄稼。一旦偏离这个方向,就是“假把式”。机关党建工作或多或少存在“两张皮”现象,以致于有的同志认为,党建就是开会做台账。要树立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引领和推动中心工作。机关党建要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这一定位,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融互促。比如,武进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立“乡村振兴红盟”,实施“百千万行动”,既创新了党建实践,也丰富了为民办实事的内容。要坚持走在前、作表率,进一步深化“红盟矩阵”、“一区一城”先锋行动等,打造基层党建的“大花园”,推动各领域党建“百花齐放”。

(作者:冯宇 常州市武进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级机关工委书记)

标签:
责编:袁中江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