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漫评:把打造阅读环境作为“第一等好事”
2018-04-24 10:41:00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4月23日,一个读书人的日子———世界读书日到了。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然成为社会共识。刚刚发布的“亚马逊中国2018全民阅读报告”显示,全民阅读氛围浓厚,八成受访者日均阅读半小时以上。而且,3%的受访者认为阅读像阳光一样是生活必需,八成以上受访者认为阅读能“让精神生活更丰富”,近七成受访者认为阅读能“远离焦虑”,近五成受访者认为阅读“有助于提升工作技能”。

  这个调查还是相对让人满意的,但读书永远在路上,培育阅读习惯是永远的进行时。这些年来,社会在培育阅读习惯上,还是做出了不少努力。且不说有着各种宣传,就讲在读书节之际还有各种送书活动。就培育阅读习惯而言,送书是可行选择,但非唯一途径,甚至不是主要途径。

  亚马逊的调查,也关注到了这一问题。在针对能促进阅读的因素调查中,“更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位居第一。这从一个侧面提醒,阅读固然是一种心灵需求,也不能忽视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人的行为不免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阅读也是如此。除了极少数已经养成阅读兴趣、已经形成阅读习惯的人,大多数“在路上”的人,存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影响效应。

  网上流行过一个观点,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里的书房。这固然有一些鸡汤成分,但强调的家庭氛围对于学习和读书的影响,还是不无见地的。很多父母总是片面要求孩子读书,可自己又做出了什么榜样?相对于过去,现在家庭装修已经开始流行书房,这正体现了对于家庭阅读环境和氛围的重视。

  阅读不仅是家庭的事,也是社会的事。现在,打造“书香城市”几乎成为所有城市的口号。大家都在打造“书香城市”,为什么效果并不一样?这里,恐怕不是口号喊得够不够响,也不仅是书送得够不够多,还体现在阅读环境和氛围的重视和营造程度上。

  前几年,舆论场关注一个话题:偌大的城市找不到一个可以安放书桌的地方。反映商业化潮流下,精神需求受到忽视的倾向。应该说,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极大改观,很多城市都建起了漂亮的图书馆,一些城市还建起了“流动图书馆”“身边图书馆”。比如,在保留原功能的基础上,上海将一批电话亭转型为“悦读亭”;扬州舍得把城市最繁荣、最漂亮、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拿来建城市书房,在各个方位开辟了温馨的阅读空间……都体现了对于改善阅读环境和氛围的努力。

  有人讲,不读书的背后是不信书,是因为存在“读书无用论”。特别是深度阅读,更容易受到价值选择的影响。劝导“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还应该反思知识与能力的社会地位。这就涉及到社会价值观的确立。今年,一场人才大战在全国上演。对人才的重视,与对读书的推崇一脉相承。信能力的人越来越多、信关系的人越来越少,对于培育全社会读书习惯具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培育阅读习惯送书也要送环境。就当前来看,无论是我们的家庭,还是我们的城市,都要把打造阅读环境作为“天下第一等好事”。这对于培育阅读习惯、推动全民阅读,会发挥根本性的作用。(毛建国/文 沈江江/图)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