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参加全国人大广东代表团审议时,习总书记如是说。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从“通自来水了吗”、“蔬菜种植怎么样”到“上厕所方不方便”,这些我们身边的小事,却被习总书记牵肠挂肚,温暖人心、激励人民,同时也彰显了共产党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
关心群众“身边小事”,是共产党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苍生之念就是“为人民服务”,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之“道”。我们党把群众的“身边小事”挂在心头,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才能把“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做好、做实。只有常把与群众息息相关的这些“小事”放在心上,才能真正了解群众关心什么、需要什么,才能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从而抵御我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危险。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天下苍生”情怀,既应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念,更应成为共产党人的人文精神内核。
关心群众“身边小事”,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绝不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它需要用细致入微的行动来为它标上生动的注脚。垃圾分类、畜禽养殖、养老质量等这些细微“小事”,都得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学、劳、医、老、住、行、食这些方面,在进入新时代后得到了更显著的变化,和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只有继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才能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关心群众“身边小事”,是转变工作作风的必然要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那么再小的问题也会变成大问题,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千千万万的基层干部,要有把心沉下去的决心,才能真正让民意浮上来。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我们党的每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自身的初心和使命,走好群众路线,为党和人民群众架好桥梁、当好纽带,为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幸福生活营造积极良好的社会环境。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只有把人民群众的“身边小事”做好、做实,才能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从“垃圾分类”到“厕所革命”再到“乡村振兴”,无数涉及群众利益的小事中,彰显的正是共产党人博大的“为民情怀”。
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让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情怀”的引领下辛勤耕耘,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