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首页 > 社会组 > 正文
漫评:基层减负,“实”字是关键

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其中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会议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

为基层减负,是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的重要一环。纵观发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给基层干事创业带来诸多弊端,既大量消耗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精力,也侵蚀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基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承载着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推动政策落地的重要职责。为基层减负,不仅是对现有治理模式的优化,更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长远发展的时代需求。

为基层减负,重在常抓不懈。近年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行动不断深入推进。从确立2019年为首个“基层减负年”,到出台《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再到立足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心下移的时代背景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出台《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持续助力基层减负,让广大基层干部轻装前行,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在基层减负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一些地区和部门“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仍然存在,玩“文字游戏”、搞“纸面创新”、抓“指标美化”等精致务虚的形式主义现象和问题反弹回潮,让基层这架马车“越走越重”。数据显示,仅2023年,全国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便达到45000余件。形式主义之弊绝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可松劲歇脚,必须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推动基层减负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要破除基层形式主义之虚,关键得在“实”字上下功夫。强化靶向狙击、标本兼治,拆除车上多余的形式主义装饰,让“大车”变“小车”,解决权责不匹配问题,让“小马”变“大马”,才能真正实现给“大车”减负,让小马“轻装快跑”。从源头上梳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以“实”字当头,把工作完成度、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减少对痕迹材料的检查,避免“纸上论英雄”“看图说话”。从机制上破题,推动考核指标“瘦身”,实现基层扩权赋能,让权责统一、各负其责,遏制纠治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虚花结不出实果”的坚定理念,动真碰硬常“亮剑”,真减负、减真负。此外,还应将“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劲”嵌入行动主线,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加大对基层干部的组织关怀和政策倾斜,给基层干事者更多话语权,为他们干事创业“托底”“赋能”。

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为基层减负,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直的事”,应常态长效,将减负与增效相结合,促进减负成果不断转化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民服务的真业绩,助推高质量发展生机勃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