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富集的创新资源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何依托众多的企业创新主体形成强大的创新矩阵引力场?如何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这是新时代的创新“三问”。回答好这些问题,对于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具有重要意义。
5月30日,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江苏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决定》,以更大力度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5月31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
打造“重要阵地”,江苏具备很好的条件和能力,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江苏大院大所大学众多,创新“家底”厚实。数据显示,全省拥有168所高校,其中“双一流”高校16所,在苏两院院士100余人,科研人员100多万,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400万……为找准人大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切入点、着力点,省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探索性立法,加快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领域立法步伐。
然而遗憾的是,当前还有不少科研成果处于“沉睡”状态,在转化过程中仍存在许多痛点、难点。省人大代表、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澄伟一直做这方面的调研,他说,目前江苏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9%,远低于上海、广东、浙江,甚至是安徽。
分析背后的原因可以看出,存在供需两头不对等情况:从“供给”上看,科研人员知识产权转化意识不强、科研成果与产业实际需求存在“脱轨”、院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不足等;从“需求”上看,企业对于自身产业及技术需求认知不清晰,导致校企科研成果应用效果减弱。此外,大院大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在体制机制和政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束缚。
大院大所大学集聚国内优质创新资源,是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如何让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跑出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度”?关键是要唤醒“沉睡”的资源,让高校、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激活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赋能科研人员成果享受。一方面,要为科研人员松绑,让他们心无旁骛,放开手脚做科研。另一方面,要给予科研人员真正的激励,让科研人员从科技创新收益中获得回报,实现自身价值。与此同时,还要深化科技成果评价体制机制改革,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的广大科研人员把科研工作更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研究真问题,拿出真举措,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缩短科研成果转化路径,打通“最初一公里”。不久前,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研发的“人体器官芯片”技术,以超3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企业,应用成果先后在江苏省疾控中心、江苏省肿瘤医院等多家单位使用。这得益于在创新环节的最早期介入。因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更早介入技术研发和产品商业化环节,打通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通道。在前期集结产学研各界专家,从初期的可行性分析,到中期的样品开发,再到后期的成果转化,提供全流程支持,让新技术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架起企业与院所高校合作的桥梁纽带,积极开展需求对接。地方、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能够集聚吸引一流的人才、资本、技术、知识及信息等,构建高端创新资源“蓄水池”,实现大院大所大学携科技成果惊艳亮相,企业带着技术创新需求张榜求贤的“双向奔赴”。如,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产学研对接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这对双方来说,都有了“一站式”对接技术需求的高效体验,能够快速找到潜在合作对象,大大提高对接和转化效率。
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是江苏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经济大省,江苏要奋力把“产”“学”“研”三方面基础优势加速转化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的胜势,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成果转化的引领地、产业集聚发展的高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