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您知道“小剧场”吗?
小剧场里,您可能会看到经典角色款款走来,在现代审美得到别样诠释,焕发新生;小剧场里,您也可能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新锐原创”,自由和前卫中涌动着剧作者求新求变的澎湃思潮;小剧场里,您甚至可能成为演出的参与者,打破舞台的“第四面墙”,跟随主角一同去探寻未知的真相……每天,这些丰富而新奇的体验治愈着到来的每一位“戏迷”。或许,一座座在城市中闪着微光的“小剧场”,一个个充满探索精神的“小剧目”,一个个在街头巷尾大放异彩的“小剧团”,让“城市”和“戏剧”、“观众”和“艺术”更亲密地拥抱在了一起。
小剧场,空间小内涵不小。小剧场,在物理空间上是指不同于传统舞台的演艺空间。茶楼、商场、咖啡馆、书店……处处可以是小剧场。几位演员,几十位观众,大家在有限的空间里,跟随着各种穿越时空、引人入胜的艺术手法,做起了“同一场梦”——这就是每一个小剧场的常态。有人说:“有人经过的地方就是剧场。”随着“剧场”的概念被不断拓宽,越来越多“小而精”“精而深”的剧作在这里诞生。
今年,很多部作品让人十分期待。话剧《大桥风景》将南京长江大桥一位劝生志愿者的真实故事融汇于舞台创作和影像创作中,把“风景”留在每一位观众的眼中,延续这段动人、珍贵的城市记忆。如今,一票难求的“现象级”作品时有出现,城市的小剧场也常常座无虚席。或许恰好印证了一句“热梗”: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创作者富有激情的艺术探索、作品充满时代性和都市性的畅快表达、演员们“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彩演绎,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正如著名演员冯远征所说:“演员走到我身边来演戏,我整个身体贴着椅背,觉得自己的呼吸都快停止了。”小剧场虽小,但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小剧场,年纪小担当不小。我国的小剧场戏剧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时至今日走过了四十多年,与传统戏剧或是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小剧场戏剧显得十分年轻。从群众中诞生的小剧场天生有种使命感:于创作者而言,它提供了创新与实验的阵地;于观众而言,它拥有文化普及的功效。近年来,年轻的“小剧场”与年轻的“戏迷”们一拍即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诸多优质剧目通过互联网不断“出圈”。如今,小剧场已然成了城市文化生态建设的一部分,成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兴力量。
在“世界文学之都”南京,小剧场星罗棋布——南京大学黑匣子剧场、锦创书城的“梅花戏剧角”、华采天地商场里的小不点儿大视界亲子微剧场、山水园社区微剧场……可谓街头巷尾处处有“戏”;秉承“看戏”基因的苏州凭借本土优势,创作的《描朱记》《千年一叹》《牡丹亭》等诸多脱胎于经典的原创小剧场昆剧皆大受好评;烟花三月,扬州景区各色小剧场将扬州特色的美食、非遗、年俗等元素与表演有机结合,让游客体验地道“扬式生活”。
开演处处,喝彩连连。今天的小剧场演出发展成为“文化惠民”的生动注脚,催生了市民与游客“主客共享”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小剧场,个头小劲头不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小剧场”作为许多“戏迷”的心头好,有着不错的粉丝基础,但囿于其“先锋性”“实验性”等自身属性,仍然身处主流之外。近年来,在《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小剧场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引导下,一直“在路上”的小剧场演出也迎来了进一步“长个子”“增力气”的好机遇。
迎着春风,江苏小剧场乘势而上。一方面充分响应政策号召,全省小剧场布局更加优化、演出市场繁荣有序、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另一方面小剧场发挥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拥抱沉浸式、互动式、数字化等新兴表达方式,满足观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如南京首部红色沉浸式戏剧《代号1921》,引导观众们跟随演员一同寻找消失在雨花台的神秘人物。一经开演,好评如潮。“小剧场”逐渐站上“C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在这方“做梦”的小天地。
又是一年春光好,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第三届)即将拉开帷幕,20部题材多样的小剧场作品将在南京9个特色小剧场轮番登台外,剧目演员和主创团队还将陆续走进城市文艺空间,通过面对面交流,让居民进一步感受戏剧魅力。
不妨就趁此机会去当一回“戏迷”,相信不会让您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