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重阳,家国两相依
2023-10-22 14:28:00  来源:金山网  
1
听新闻

“登高揽尽秋意,相伴岁月情长。”连日来,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喜迎重阳佳节。在神州大地上演的一幕幕暖心之举,传递孝爱之道,秉承薪火相继的传统美德,描绘新时代的文化图景。

万物皆有出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是两九相重合,故而叫“重阳”。“九”和“久”谐音,重阳节因长久、长寿等美好寓意而受到格外珍视。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重阳节发轫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本身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节日形态。古往今来,重阳节凝聚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浓浓情意,承载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动着重阳节成为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关怀老年人活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夕阳红”,更是让年轻人关注到敬老孝亲的重要性。“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得以充分彰显。

“重阳独自登高楼,落叶纷飞雁叫秋。莫念西风凋碧树,菊花香里忘忧愁。”如今,生活条件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父母真正需要的,是子女的关爱与陪伴。走得再远,也要记得回家的路;长得再大,也勿忘父母的恩。无论身处何地,也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一个“醉”字,道尽情意浓厚的交流,衬出情思纷扬的意蕴。

情怀如梦,家国在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时光不会斑驳所有的记忆,老一辈建设者是“家”的宝贵财富,凝聚国家发展记忆,是后来者接续奋斗的动力源泉和努力方向。在重阳节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这既是融进血液的家国情怀,也是铭心刻骨的文化传承。随着时代发展,重阳节里,节庆活动内容虽有变化,但贯穿其中的家国情怀却始终未变、历久弥新。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已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后来人”更应不忘本,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书写新的奋斗史诗。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岁岁重阳九月九,家国情怀总如一。传承重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培育爱国情怀,营造“家国两相依”的爱国情应当是社会大众的普遍共识。让信念灯火传递,让家国情怀激荡。在这个层面上来说,重阳已经从一个节日、一个节点,上升为一种纪念、一种文化,让道德精神之根更滋润、精神家园更丰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要“尊老”》一文中,给中青年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要认真学习老干部的坚强党性,要继承老干部的优秀品德,要大力发扬老干部的优良传统,要热情照顾好老干部的晚年生活。立足政治的高度,把“尊老”与干部的培养以及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从孝敬的层面上升为组织的层面,更加突出了“敬老爱老”这一传统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从自我做起,切实把狭义的敬老与广义的敬老结合起来,在传承中弘扬重阳佳节的时代内涵。

“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最美重阳,美在一份景致,更美在一份孝敬、一份情怀。大道之行,壮阔无垠。重阳敬老,近则身家,远则天下。人有志,家有谱,国有史。于己,重阳是感恩机遇的一次总结;于家,重阳是尊老敬老的一个契机;于国,重阳是“家国两相依”的一种浓缩。重阳佳节,亲近自然、登高望远的同时,也要用绵长的情感关注身边、珍惜当下,不枉传统文化,不负美好秋光。(王建明)

标签:
责编: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