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地评线】给打赏划“红线”是对未成年人最好“打赏”
2022-05-09 16:40:00  来源:南通网  
1
听新闻

5月7日,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剑指网络直播打赏的不良倾向、违规乱象,提出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建立专门服务团队、规范重点功能应用、加强高峰时段管理、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等工作举措。

平台主体责任缺失、主播良莠不齐、打赏行为失范等问题多发频发,导致未成年人沉溺直播、参与打赏,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不可避免衍生诸多社会问题。从去年多部门印发《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到如今打出“重拳”从源头遏制网络直播打赏任性,为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网络直播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划出底线红线,无疑呼应了社会规范治理网络直播的普遍期待,更不啻是对未成年人的最好“打赏”。

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没有独立收入来源,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适宜参与直播打赏,这是社会普遍共识,相关互联网行业规范都提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充值打赏服务之类要求,但实际上未成年人直播平台打赏情况并不在少数,更不乏诸如“熊孩子打赏主播12万”“16岁女孩打赏主播,55万家当挥霍一空”等巨额打赏极端个案,给家庭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限制“pk”、禁设“榜单”、规范“礼物”等方式釜底抽薪,叠加严厉的暂停、关停惩罚措施,有望有力、有效堵住“偏门”“后窗”,遏制网络直播平台、主播直接或变相诱使打赏的逐利冲动,切身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净化网络空间生态环境。据日前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披露,2020年底,我国6岁至18岁未成年人网民达1.8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9%。形形色色的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极易引发跟风心理、攀比心态,滋生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等畸形观念,让未成年人幼小的心灵受到侵蚀和毒害;一些违规主播通过“言语刺激”“情感暗示”等软色情方式引诱骗取打赏消费,导致网络空间藏污纳垢,直播生态乌烟瘴气,难免会让未成年人误入歧途。优化产品模式和内容呈现方式,严格内容审核把关流程,做到选优选精又杜绝“三俗”,为青少年创造健康阳光网络环境,才能让家长放心、孩子满意、社会叫好。

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网络直播新业态迅速兴起,在推动行业发展、丰富文化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遏制网络直播打赏乱象,给直播行业“虚火”降温,既是守护未成年人的美好未来,也是直播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直播平台、网络主播要压实主体责任,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明底线、守红线,恪守应有社会责任担当;相关职能部门要以“长牙齿”的监管执法,做到守土有责、守责尽职;家庭、学校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提升未成年人对网络直播的“免疫力”。只有社会各方协同配合、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促进网络直播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共建文明健康网络生态环境,共享平台经济发展红利。(秦仲)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