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母亲之道 要在“修行”
2022-05-08 17:27:00  来源:无锡新传媒  
1
听新闻

母亲节到了。一提起“母亲”,我们往往口舌生津,这是想起了“妈妈的味道”。脑中常常响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念起了“妈妈的温暖”。有时不禁想到“孟母三迁”,这是忆起了年少时“妈妈的引导”。正是母亲的“味道”“温暖”“引导”,让我们萦绕于心,难以忘怀。

母亲之道,难在“职业”。当孩子呱呱坠地,则角色转化,自动升级为人母。这既是一种身份的转换,也意味着从此承担了一份抚养的“职业”,且须漫漫余生。既然不妨看作一种“职业”,也就得有职业的定位与目标。很多年前,鲁迅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写道“这样,便是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这或许也是母亲这一“职业”的“标准答案”。那么,什么是“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于是,母亲之“职业”,也该如其他职业般,应有岗前、岗位不间断的培训。没有人生下来就自带“法力”,母亲也不例外。母亲也会有出错的时候,不总是正确的“化身”、战无不胜的“超人”。忙乱中难免出错、无助时期盼援手,自然都免不了。但既然选择母亲这一“职业”,就需要终身学习。

母亲之道,贵在“引导”。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但母亲之于孩子,尤其是孩子幼小时,因身份之故,相较于父亲,往往能给孩子更多陪伴和示范。为人母者,不仅仅是满足孩子的饱暖,还要给予精神上的熏陶、人生路上的引导。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难免会遇见一些难事、遭遇一些挫折、产生一些困惑,比如,懵懂时分不清什么是好感、什么是爱恋。彷徨时,不清楚什么是退、什么是进。选择时,不知道什么该放下,什么该拾取。此时,就需要母亲平等知心地与孩子一起敞开心扉,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试着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担忧、思考和选择。母亲,也是一天天长大的,尽管所处的时空可能不尽相同,但两代人之间总能找到“最大公约数”,在和风细雨中,让孩子走出暂时的迷茫与不适,这就免了一时的“鸡飞狗跳”。在孩子成长中,总有一些沟沟坎坎,贵在母亲适时合理的“引导”。

母亲之道,要在“修行”。养育孩子,是为人母的毕生修行。蔡元培于《中国人的修养》中这样说道:“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对于母亲来说,育儿就是育己。母亲知书,则孩子达理。母亲大度,则孩子能容。母亲尖酸,则孩子难免刻薄。母亲斤斤,则孩子难免计较。育人先育己,为人母者,要想成功地做好一个母亲,自己必先得“修行”,只有养好自己的“浩然之气”,才能在孩子顽皮、无赖时,保持一颗淡定的心去看花开、望云舒。而不至于见不得孩子的任何一点闪失。《妈妈是超人》中如是说,“如果世上都是完美小孩,成长的意义在哪里?”正因为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也不会一帆风顺,所以母亲的功课将是一生的“修行”。

“做你的孩子,我很幸福。”这是对天下所有母亲最好的褒奖。有句话说得好,“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从某种意义上说,母亲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母亲怎样,孩子就怎样。在这样的新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勤于且善于“修行”的“新母亲”。(王臻廉)

标签:
责编:戴凌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