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8 12:1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张君严  
1
听新闻
始终与人民群众“共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指出,要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谆谆教诲,为做好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遵循。

在基层工作,时常可以听到一些党员干部在探讨一个问题:群众工作为何越来越难做?明明花费了时间、耗费了精力,办事也是尽心尽力,但自己的“辛苦指数”却没能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反而陷入群众不领情、不满意的状况。其中原因之一,面对新形势下群众日趋复杂多元的诉求,少数党员干部缺乏与群众共情的思维,没能站在群众立场上考虑问题,没有“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共情,也被称作同感、同理心,通俗地说就是“换位思考”。对党员干部而言,共情不仅是交往交友中需要掌握的一种智慧,更是干事创业上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踏上新征程,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一颗与群众共情的心,凡事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多从群众的视角察民情,多用群众的心思体民难,多用群众的办法解民忧。

心中对群众有情,方能与群众共情。现在,广大群众不缺吃不缺穿,最在意的是不是打心眼里重视他、瞧得起他。“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面对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党员干部应走出办公室,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主动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需,把群众的难题当作自己的难题,把“百姓盼的”与“我们干的”高度统一,使工作服务效能与群众美好生活“同频共振”。

只有与群众共情,才能让群众满意。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可能更多,需要党员干部不断提高与群众共情的能力,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各项工作中,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扎实做好民生实事的“加减法”,能解决的全力以赴、尽快落地,一时难以解决的耐心解释、交底交心,努力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在新征程上凝聚民心民意,画好党群干群最大“同心圆”。

(作者:张君严 沛县汉源街道)

标签:
责编: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