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听·见丨想你的风吹到了哀牢山?勿将“禁区”当“景区”
2024-10-08 18:45: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苏新宇

国庆假期,反向旅游成为许多人的选择,不少小众地点迎来了大批游客。其中以神秘莫测、地势凶险著称的云南哀牢山一夜走红,让原本人烟稀少的“禁区”变成了人满为患的“景区”。有网友调侃,“难道想你的风也吹到了哀牢山?”

与其他城市花式宠客不同的是,面对大批游客涌入哀牢山,当地相关部门却十分紧张。10月6日,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发布告知书,其中明确: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不同情节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同一天,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也发文提示,哀牢山“存在不可预知危险”,呼吁游客不要贸然前往。

从相关部门发布的告知书可以得知,哀牢山有部分区域已经被开发成景区,有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与服务,在划定的景区范围内游玩尚能保证安全。但与景区紧紧相连的是广阔的未经开发的原始森林,如果贸然进入,容易有迷路、缺氧、失温等安全隐患。而在网络中走红的哀牢山部分所谓“景点”,实际上就位于禁止进入的区域。

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的逐步兴起,各种“小众攻略”“隐秘景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那些有着特别风貌且人烟稀少的未开发区域,很容易激发人的探索欲和征服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探索欲的满足就可以完全由着性子来。

教训可谓是惨痛的,游客跟风擅闯“野景点”身陷险境的报道屡见不鲜。5月,一女子在江西武功山景区外徒步的过程中出现失温,经救援送医后不幸离世。6月,2名游客在浙江台州一废弃景区落水失联。经全力搜救,两人最终被找到,却已无生命体征……类似事件不仅令人痛心疾首,更警示我们,野外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气候条件恶劣,即便是专业人士也可能遭遇不测,更何况缺乏专业知识和户外生存技能的普通游客,擅自闯入“禁区”无疑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面对蜂拥而至的游客,哀牢山的相关管理部门及时发布告知书,向游客普及风险情况,就显得很为及时和必要,值得其他有类似情况的地方借鉴。但不得不说,哀牢山面积极其庞大,保护区管护人员有限,仅依靠一方无法完全约束擅闯保护区的行为,想要确保每一位游客的安全或许还需要多方发力。

但不管怎样,游客作为自己生命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当意识到,无论是旅游还是户外探险,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想象中的体验再美好,如果安全得不到保障,那么就完全不应该考虑。无论如何,以身涉险都绝非明智之举。不妨在出游前做好风险评估,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尽量避免进入未开发的区域,遵守景区的管理规定,不盲目跟风探险。

与此同时,各类社交平台也不能置身事外,理应担起一定的疏导责任。哀牢山等成为网红景点,离不开各类“种草贴”“小众攻略”的助力。平台应加大对相关内容的审核力度,确保内容客观、真实,在显著位置标注风险提示。此外,还需优化算法设置,确保不将相关内容推荐给未成年用户。针对危险打卡、非法闯入的帖子,平台应采取行动及时删除,避免过度传播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

深山秘境或许美好,但时刻勿忘安全之弦。“说走就走”“随性而行”看起来很潇洒,但如果没有安全作为前提和保障,一切美景都将黯然失色。

标签:
责编:孙晟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