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听·见丨举头月圆,品味中秋的变与不变
2024-09-17 09:35: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苏鹿鸣

中秋,月圆人圆。年年相似,却又年年不同。

又是一年中秋节,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里,我们不禁思考:中秋,究竟有哪些变与不变?

科技助力,变的是庆祝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中秋节的庆祝活动更加多元化。线上中秋晚会、虚拟现实赏月、电子月饼等一系列新兴形式,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活力。高科技的“月亮相机”可以让人们在地球上实时观看月表景象;随手可发的社交平台,让用户深度参与中秋佳节。不断创新的方式,为中秋带来新奇体验。

月圆人圆,不变的是团圆情怀。无论是家人围坐共赏明月,还是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传统的情感寄托依旧是中秋佳节的内核所在。中秋之夜,抬头望月,寄寓对一家团聚的渴望。这种情感跨越时空,连接古今。即使相隔甚远,依然努力维系。这种不变的情怀,是人们心中永恒的灯火。

商业演进,变的是中秋的经济社会意义。中秋节不再仅仅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节点。月饼市场创意层出,线上直播带货、主题文化活动拉动经济作用明显。伴随着小长假的加持,旅游过节成为新趋势。从月饼大战到旅游热,中秋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这种变化,推动着节日文化的传播和消费市场的繁荣,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节日的更多可能性。

代代传承,不变的是中秋的文化内涵。吃月饼、猜灯谜等传统习俗,依然是中秋节的硬核内容。这些习俗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延续,更是一代代人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记忆的传承。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这些传统元素成为人们寻找文化根源和精神寄托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出门在外,人们都会寻找机会参与这些富有寓意的活动,以此来表达对民族传统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中秋,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透过这些变与不变,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它既有着植根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内核,也有着与时俱进的开放姿态。

中秋不仅是中国人的情结,更是连接世界各地华人的一条纽带。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了解并喜爱中秋文化。他们或许不能完全理解背后的深层含义,但却能通过这种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的理解和友谊,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提供新的契机。

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传统文化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包容性,成为连接世界的重要桥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抬头望向那轮明亮的圆月,心中就会升起同样的温暖与希望。中秋不仅是属于中国人的节日,它也可以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符号,承载人类共同的情感寄托。

今夜月圆,我们共邀一轮明月。

标签:
责编:冯晓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