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240905172527.jpg
【地评线】听·见︱暑期工热潮,防“陷阱”也是一门课
2024-07-31 19:13: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留白

近日,一则新闻引发热议:上百名大学生在某地找暑期工被骗,某公司收了体检费、保险费后杳无音信。经有关部门调查核实,涉事企业存在未经许可擅自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务、违规预收费用等行为,目前已被责令暂停经营,并退还预收费用。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正值暑假,打暑期工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流行,因为它不仅提供了赚取零花钱的机会,还能积累社会经验,提高适应能力。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趁机盯上了这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利用他们求职心切、缺乏社会经验等特点,精心设置各种“陷阱”,导致不少人上当受骗,损失惨重。

大学生找暑期工为何容易陷入求职陷阱?或许从《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可以窥见一二。根据里面第12条的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在校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勤工俭学,不等同于在校大学生已完成学业,即在校大学生不具备劳动者的主体资格条件,其权益很难受劳动法保护。

其实,对于大学生来说,暑期打工防“陷阱”也是一门课。秉持着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大学生在找暑期工前一定要先学会“避坑”。要知道,任何要求先付费再工作的职位都是有问题的,任何内容简单却收入较高的工作也都隐藏着巨大风险。在接受任何工作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通过多种渠道核实雇主和工作信息的真实性,避免陷入不法分子设下的圈套。一旦遇到用工诈骗,要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不仅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可能会让更多后来者也深陷其中。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兼职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不在少数,几乎每年寒暑假都有此类事件出现。这也提醒我们,除了靠大学生自身“避坑”外,有关部门也要努力“填坑”。

从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入手,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用人单位与暑期工签订劳务合同或暑期用工合同,明确劳动者工作休息时间、工作薪资以及工作过程中意外发生人身或财产伤害时的处理方式,要求企业购买用工保险等。同时,劳动监察部门应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发现暑期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应积极受理、及时回应。更重要的是,各方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兼职大学生的权益提供更多法律上的保障。

暑期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很多大学生向社会迈出的第一步,不仅是他们人生旅程中的一部分,更是积累经验、提升技能的宝贵机会。期待各方给予他们更多重视,合力填补这些求职“陷阱”,让他们的成长之路更加畅通。

标签:
责编:国亚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