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听·见︱录取通知书“新意”不断,这份“心意”值得细品
2024-06-21 15:18: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乐樵苏

6月23日起,多地高考成绩将陆续公布。近日,不少高校“官宣”了录取通知书样式:“金”钥匙、“钢”的书、非遗织造……这一波“剧透”的录取通知书可谓颜值、内涵与科技齐飞,网友热评“一年比一年会整活”。

今年,复旦大学本科生录取通知书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省潞绸织造技艺面料作为封面,将独属的“复旦蓝”与非遗文化融合,在美好寓意中尽显古籍装帧美学魅力,可谓是新意中蕴藏文化大美。

录取通知书里藏着“金”钥匙,新意中展现科技“狠活”,这个创意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太空金属”材料、3D打印、抛光、航天航空技术完成表面镀层……从校方公布的“配方”来看,这把“金”钥匙科技buff叠满,寓意学子以钥匙开启宇宙之门、未来之门。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表达录取的喜悦,中国红尤为合适。中国人民大学为新生准备了三份入学礼:一场校史时空之旅,一脉红色精神传承,一首时代育人之歌。其中,以红色为基地色的录取通知书采用立体函匣式设计,表面用烫金线描摹出学校不同历史时期的标志性建筑,百年风貌生动展现,让新生“沉浸式”一览校园之美。

迎新季年年有,也年年新。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上费巧思、下功夫,显然并不是“花式内卷”,而是试图借“书”传情,与素未谋面的学子打个诚意的照面。当新生们打开通知书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是满满诚意,细细品味,更应读出其中深意:高校的学科优势、办学理念、育人精神皆蕴藏其中,只待满怀壮志的学子以青春赴约,用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体悟。

当然,“花式整活”的奥秘应在于“内在硬核”。如何让录取通知书持续有“新”意,高校不妨在持续提升学术影响力上多做文章。大学,是人生新的转折点,也是新时代青年历练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大学”二字,望文生义,以“学”为大,“学”以致大。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由此可见,大学教育应引导学子以大视野面向未来,求高深学问,而非仅求已知之学。

时间回溯,如此“隆重”的迎新方式,其实古已有之。古人为激励士人勤奋努力、扩大影响,官府在张榜之外也制作了“录取通知书”,用料考究、款式别致。“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诗中的“泥金帖子”便是起源于唐朝,我国最早出现的录取通知书。此后还有“金花帖子”、刻板印制等等。由此可见,大兴“识才爱才”之风,方能“人尽其才”。

说回当下,笔者联想起另一件事儿,前不久,央媒在考点外采访到一位87岁的退休教师,她并非是来给孙辈或亲属送考的,只是坐在自带的小马扎上静静“候考”,用她的话来说“主要是来感受高考的气氛”。确实,美好青春因浸染奋斗底色更加闪光,也承载了更多人的关爱与祝福。

正如有位作家说过:“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一纸录取通知书饱含“新意”更藏“心意”,是莘莘学子启航新征程的“入场券”。当然,广阔人生还有更多“好戏”开场,做自己人生的主角,因奋斗而精彩的前程值得更多的鼓励与嘉奖。

标签:江苏;通知书;评论员
责编:王宛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