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地评线】听·见︱禁止“蕉绿”,谐音梗蔬果为啥这么火?
2024-05-10 20:22: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苏飞燕

“禁止‘蕉绿’,可食用!成熟后欢迎自取。”最近,一种热带水果闯入绿植圈,不仅在网上火了,而且火进办公楼,新一代“打工人”开始流行工位养香蕉。不少网友点赞这种水果绿植是观赏价值、食用价值、情绪价值皆具的“神器”。

“蕉绿”其实就是一串绿色的带杆香蕉,挂上一张“禁止蕉绿”卡片。插在水中的香蕉一般会在3至7天慢慢由绿变黄芳香四溢,30元左右一串的定价让这款小众水果绿植颇受市场欢迎。在某网络平台上,这种绿色小香蕉日订单达到万单,日售超8万斤,让商家忙得“脚跟打到后脑勺”了。

“蕉绿”为啥这么火?因为“禁止蕉绿”的谐音正是“禁止焦虑”。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中,压力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焦虑也随之产生,如何缓解焦虑成为当下社会的常热话题。

如果在办公室看到“禁止蕉绿”的卡片,情绪认同会扑面而来。再把这种情绪以谐音梗的形式,直接摆在桌面上,焦虑的负面氛围感或许一下子就被这玩梗给萌化了。

社交平台上,有一大批小伙伴晒着自己的“蕉绿预约单”。一位网友分享,第一天同事们就在香蕉身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大家都充满期待,等熟了来收货。养“蕉绿”能营造轻松愉悦的办公氛围,又自带社交属性,还取悦了味蕾。看似无厘头的“谐音梗”背后,一方面是小伙伴需要一些能战胜焦虑、远离压力的积极暗示来给自己加油打劲;另一方面是不少小伙伴将此作为社交、与同事关系“破冰”的小技巧。

除了“禁止蕉绿”,异曲同工的还有“动感光菠”的水培菠萝、“放青松”的桌面绿植,“薪水番番”的番茄,“万事不南”的小南瓜……小伙伴的梗文化赋予了这类蔬果绿植美好的寓意。追求美好事物、渴望舒缓情绪的小伙伴,通过购买和养护谐音梗蔬果的行为方式进行解压,满足了放松心情的诉求,也为心中的焦虑情绪提供“缓冲带”,从而在收获成熟中享受生活的“小确幸”。

或许有人觉得这些无非是商家的营销手段,但换个角度看,不如说这是一种笑看人生的积极态度,人们用谐音梗寄托内心情绪,甚至形成了一种消费仪式感。就如同柿柿如意、好事花生等频繁出现于餐饮圈子;或是考试前家长愿意相信一举“糕粽”和旗开得胜。养“蕉绿”也不失为一种生活仪式感,人们在兼具个性与幽默的表达中,充满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每个人对压力的感知程度及承受能力不同,因此养绿植这一行为对每个人的作用效果也不相同。要正确找到情绪的宣泄口,比如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多倾诉、多运动,将焦虑和压力释放给外界,减少内心郁闷堆积。

说到底,谐音梗蔬果能够红火,也许恰好契合了新一代“打工人”想远离焦虑,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情绪和心态的潮流。如果大家能在跟风中,获得无形的支持与鼓励,主动面对、调节压力,未尝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标签:
责编:芦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