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听·见︱“何以中国”,看更多青春的表达
2023-07-12 09:17: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新江苏评论员 江一苇

7月9号,“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在西安启动。作为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的历史孕育出璀璨的传统文化。身为年轻一代,笔者发现,近年来身边出现越来越多拥抱传统文化的青年朋友。他们将创意想法融入文化脉络与日常生活,为中华传统文化留下了青春注脚,也用亲身经历回答着何以中国。

考古现场,年轻的考古队员埋头于洞坑之间;博物馆内,文物修复师修补着时间伤口;直播间里,视频博主科普汉服形制……不知不觉间,一股起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潮在年轻群体间流行,令我们将目光放在脚下这片土地的文化,并致力于让更多人看到历史的一角。从远古文明的发掘现场到古人的吃穿用度,我们从不吝啬对传统文化的赞美。而这股偏爱背后,正是从骨子里流露的文化自信。

网络上,大家用“Z世代”来称呼我们这些出生于1995年到2009年间的年轻群体。我们的出生和成长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又增强了我们的认同感和向心力。某种程度上,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欣赏已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与此同时,成长于全球化的信息环境,“Z世代”对各种信息与文化处于平视视角,拥有更加多元和包容的审美鉴赏力,领略传统文化魅力的触角也更具灵敏和个性。一批国潮青年和国风少年把传统文化玩出花样,正是我们对审美和生活态度的个性化表达,也彰显出强烈的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

悠远的历史、深厚的大地,在一程程的历史路途中,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烙印为中华文明的鲜明特征。千百年前,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来自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农业技术沿着黄沙流向外域,源于西域的舞蹈、乐器和瓜果也纷纷东来,最终融合为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中的一环。正是在融合交流中,中华民族的骨架与脉络逐渐清晰,创造出各有特色的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当代年轻群体也十分乐于在包容多元中秀出文化自信。赫哲族的鱼皮衣、苗族的银饰、彝族的查尔瓦、蒙古族的罟罟冠、哈萨克族的尖顶帽、佤族服饰中的宽手镯和细藤圈……抬臂落手间,56个民族的变装秀风靡网络,风格各异的民族服饰成了一扇文化展示的大门,秀出的是中华文化的包容多元,也是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而想要传统文化永葆活力,就离不开接续不断的创新。纵观近年来的国潮文化圈,年轻群体既是传统文化的忠实粉丝,也成了传统文化创新表达和传播的生力军。如果说以前的传统文化大多停留在古籍典册中,那么今天我们面对的传统文化是“活”的,是能从竹简纸张中跳脱开,带给大家体验式与沉浸式的灵感源泉。现代化演绎的文化节目、短视频里的非遗传播、文博机构的“奇妙夜”体验、历史街区的时光流转,时代和技术给予这一代年轻人更加广阔的思路,也唤醒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因。

现在,我们可以看见大洋彼岸的中国青年身穿汉服参加毕业典礼,可以看见将汉服穿成常服的新潮趋势,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也可以看见来自不同朝代的璀璨文化在当下共融。年轻人越来越愿意做传统文化的代言人,想用自己的审美视角和个性表达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也让世界读懂中国。

当然,何以中国是一道无比恢弘的命题。这个命题里有“遂古之初,谁传道之”的天问,有“息养万民”的愿景,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有“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的持节不屈,有“可怜白发生”的遗憾,也有“兴尽晚回舟”的闲情与“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豁然开朗。

能看见历史有几何深邃,便能望见未来有多少可能。站在宏大的历史篇章前,我们这一代青年所执着的“复兴”或许是璀璨光芒中的一丝明亮,但正是无数微芒汇聚,才能演变为辉煌星河。我相信,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年轻朋友加入其中,用他们的热情与灵感,将传统文化演绎出更多精彩和可能。

标签:
责编:孔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