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地评线】紫金e拼:博物馆里文创热 文化传播走心更“走新”
2024-10-12 10:17: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在甘肃省博物馆,年轻人可以挑选自己喜爱的毛绒“麻辣烫”菜品进行“烹饪”;在苏州博物馆,则可以趁着秋高蟹肥之时,捆上几只毛绒“大闸蟹”带回家。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推出的文创产品,不仅成功吸引人们的关注,也在年轻人身边掀起了一股社交风,在润物细无声中,激荡起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追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七个聚焦”中,明确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如何让传统文化凝聚人心,离不开我们对文化的传播与宣传。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24年国庆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488万人次。博物馆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旅游必打卡地,各馆文创也被列入必买清单,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苏州博物馆的“胖宝剑”、甘肃省博物馆的“绿马”……这届博物馆文创纷纷“出圈”,不仅让更多年轻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多了一份认同,更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追寻与探索。

敢于创新,能接地气,让文创产品更贴近人们的生活,这是文化传播的“捷径”。谈到文化,我们很多时候会觉得“高大上”。但是,博物馆结合自身文化特色属性,制作出来的一批批文创产品接地气,让人们感受到这些文创产品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也由此带动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与喜爱。例如,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绿马”,其实就是镇馆之宝“铜奔马”,代表着甘肃的历史文化,让人们在喜爱文创产品的同时,也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多兴趣。从苏州博物馆的“胖宝剑”,再到甘肃省博物馆的“绿马”,这些“丑萌”“抽象”的文创产品拉近了文物与年轻人的距离,既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也很好将传统文化植入到了年轻人的心中。

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上演着“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的故事,人们为了自己喜欢的文创产品,热爱的文化,奔赴到所在文化的发源地。更有甚者,有年轻人以收集各地文创产品而全国各地打卡,集满了中国各地特色的文创产品。为何文化会在年轻人群体里掀起如此大的波澜,一言以蔽之,就是我们的文化传播不仅走心,也能“走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年轻人爱好巧妙融合,不再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更是一种“平易近人”,主动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秉承着守正创新的理念,不断出圈的文创产品,既让文化的影响力得到更加深远的传播,也能更好丰富年轻人的精神世界,这是一种“双向奔赴”。

优秀的文化,绝不是拘泥于形式上的一成不变,而是在保证自身内核的同时,积极与时代发展所呼应。文创产品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具体展示,如今成为年轻人所喜欢的一种物品,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中华传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也让更多人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一股文化的力量。(王敏)

标签:
责编:孔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