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兰州枣林西社区时指出,城市治理一定要夯实社区这个基础,社区建设好了才能真正造福广大居民群众。倾听民心所向,方能行稳致远。广大基层干部当争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勤务员,把好事办到群众家门口,将福祉送到百姓心窝里,以务实作为织就社区治理幸福图景。
时刻心系“柴米油盐”。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这两年,多地开展“敲门行动”,敲开的不仅仅是家门,更是居民群众的“心门”。一次次上门家访,不仅实现了从“坐等群众上门”到“主动服务群众”的转变,更实实在在地把幸福感“送”进了寻常百姓家。广大基层干部走进群众家门,敲门要轻、身子要沉,带着温情去,谈出温度来,坐得住“硬”板凳,听得进“家长里短”,把关怀藏在一次次眼神交流、一下下微微颔首中,做到字字能共情、句句有回应。在“话递话”中拉近社区与居民的距离,更要在“话外音”中读懂群众所说、感同群众所想,从群众倾诉的“零零碎碎”中挑出所求所望,从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摸清所需所盼,家里几口人、几亩责任田都要了然于心,真正实现服务送上门、幸福进万家。
及时解决“急难愁盼”。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实事贵在“实”,要做好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实事。实践充分证明,想要做好人民的勤务员,绝不能搞花拳绣腿的表面文章,必须用躬耕深作诠释为民服务的初心。广大基层干部须将群众的“烦心事”一件不落放心上、一个不漏解决好,把清楼道、修路灯、装电梯等关键小事当成群众的“幸福要事”来办,家家留足迹,户户解民忧,全力以赴、不遗余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治标仍需治本,要善于看透民生难题的本质,抽丝剥茧破疑难,追根溯源提质效,用就业帮扶为低保户送去“造血”本领,用数据联通根除群众“多表复填”难题,在一次次解题中找准民生难题的根本疗法,举一反三、持续推广,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到扫清“一类事”。
持续打造“幸福邻里”。智能充电桩入驻社区、“瓶改管”加速推进、巴士邻居“搬进”小区…一项项民生工作走进社区,把实事立在群众眼睛里、将好事做到群众心坎上。社区是由居民“小家”联结而成的“大家”,家家幸福才能真正实现基层善治,针对社区群众念兹在兹的“一老一小”等共有难题,广大基层干部要以民生工程为抓手,以项目化思维逐年推进、稳扎稳打,制定清单明确时限,挂图作战担当作为,打造家门外看得见的幸福。幸福不仅要落在“眼前”,更要甜到“心间”,通过兴建“共享书屋”、打造“睦邻手作坊”、唱响“社区好声音”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用一项项务实举措让居民小家温馨、大家和睦,持续提升社区凝聚力、归属感,以基层善治共绘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
(周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