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促进全流域生态保护上新台阶、绿色转型有新进展、高质量发展有新成效、人民群众生活有新改善,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绿色转型,绘就生态新画卷。黄河,这条古老而又年轻的河流,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辉煌历程,也承载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黄河流域实现绿色转型。这不仅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绿色转型,意味着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要坚持生态优先,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能源体系和消费模式。通过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让黄河的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沿岸风光美起来。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黄河将不再是生态环境脆弱的代名词,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文化传承,铸就民族之魂。黄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中华文化的摇篮。她以博大的胸怀和无尽的智慧,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和奋斗精神。通过加强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推进考古、研究、展示等工作,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同时,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黄河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展示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黄河将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符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协同共治,谱写发展新篇章。黄河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流域意识,推动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各级各部门在政策制定、项目实施、监管考核等方面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要依法治理,加强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和管控,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黄河沿岸安全。在协同共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生动局面。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技术创新等手段,激发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协同共治的推动下,黄河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黄河宁,天下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共同守护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让黄河之水更加清澈、更加丰沛地滋养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和勤劳的人民,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江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