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提出“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并围绕“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进行了部署。
绿色转型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美丽中国的厚实家底,更是中国递向全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必然选择。为此,《意见》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对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厚植发展理念,推动绿色转型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为此,一方面要建立“绿色标尺”,划定生态红线,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不断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系统谋划海洋开发利用,推进陆海协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双碳”领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持续增强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制度供给,推动形成新的消费升级动能、经济增长动能和创新发展动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力,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我国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努力让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
加快科技创新,激发绿色转型活力。绿色技术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核心要素,加强绿色科技创新,需要体系化的支撑和布局。因此,我国必须打破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不断开拓绿色技术研发应用的新路径。面向未来,要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紧盯绿色低碳技术攻关,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存储技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前沿绿色技术的研发投入,着力培育一批绿色技术领军企业、绿色低碳科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同时,构建自主培养体系,鼓励高校和研究所围绕绿色科技创新设立研发机构,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拔尖人才,不断以科技创新的“变量”转化为生态环境发展的“增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注入了澎湃动能。
紧盯发展趋势,促进绿色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在国家层面建成绿色工厂5095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17%,全年环保装备制造业总产值预计超过9700亿元,累计有78家钢铁企业3.9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新能源汽车比上年增长30.3%,产销量都是世界第一……绿色生产方式正在加快形成。在新的起点上,不论是大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铁路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还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都将推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赋能。
万里征程风正劲,使命担当重在肩。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现实需要。在加快全面绿色转型的机遇浪潮中,我们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同书写更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故事,为中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