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以解题思维奋力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以调查研究找准解题方向。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有待完成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要坚持把问题作为研究改革思路的突破口,用好调查研究“金钥匙”,走入基层、深入一线真找问题、找真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广泛深入调查研究,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扑下身子搞好调查研究,把问题找准、把思路厘清,推进工作方能事半功倍,推动改革方能底气十足。要杜绝“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拿好“放大镜”“显微镜”,多到困难多、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找“原因”、看“堵点”、查“病症”,切实把问题找准找实。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耐心倾听群众呼声,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烦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以鲜明的问题导向引领改革方向。
以守正创新谋实解题路径。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是推进改革的一个重要遵循。要善于从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中,弄清存在问题的主要属性、重点难点、关键环节,精准分析研判,把准改革脉搏。要坚持实事求是,善于从发展大局找准破与立的发力方向,从时间维度把准破与立的推进节奏,从本地实际把握破与立的先后顺序,该破的、能破的大胆破,条件不允许、当前不适宜的,也不能搞突击破、盲目破,避免“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破与立,都是牵筋动骨、事关民生的大事,需要以群众认可为尺,突出务实管用,敢于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反复斟酌改革思路是否能根本性解决问题,能否统筹处理好两难甚至多难现象,做到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
以担当实干交优解题考卷。40多年来,我们党靠担当实干,书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在新征程上深化改革,我们依然需要用担当实干续写新的篇章。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破难精神,争当改革促进派、实干家,聚焦制约发展的“中梗阻”、群众反映的“烦心事”,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拿出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办法举措,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要树牢正确政绩观,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不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既重“显绩”,更重“潜功”,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一个个对表、一项项核查,拿出科学有效措施,挂图作战逐项销号,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推动改革任务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实实在在的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万学林 刘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