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紫金e评:医保改革惠及全民,“幸福成色”更实更足
2024-08-05 10:48: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份新出炉的《指导意见》,聚焦“长效”目标,推出了诸多新亮点,从不同角度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病有所医、医有所保、便捷享保”的新期待。

比如,进一步放开放宽在常住地、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的户籍限制,这一举措对于广大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等群体而言,无疑是巨大的福音。这意味着,新的改革举措有效打破了长期以来因户籍壁垒导致的参保难题,让更多人能够在常住地或就业地便捷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应有的医疗保障权益。此外,《指导意见》还从多个方面入手,提升医保服务的质量和便捷性,将自愿申请且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结算范围,让农村居民能够就近享受医疗服务;同时还优化参保登记、申报缴费、管理服务、动员宣传、绩效考核、待遇保障等流程,提高参保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全民参保是整个医保的基础和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本医保参保质量持续提升,参保结构更加优化,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其中,居民医保以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共同作为筹资来源,覆盖9亿多参保人。密织医保安全网,坚实兜牢民生底线,确保人民群众面对疾病时无忧无惧,就能让健康之路更加畅通无阻。2023年,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8.1岁。无疑,更加健全的医保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与保障,促进了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医保服务助力全民健康不断取得新成效,不断晕染着民生“暖色调”。然而,在制度运行中也面临着一定现实问题,比如一些群众还不能很好地在常住地参保,居民医保筹资机制还不够完善,参保群众连续参保还缺乏激励,中断参保也缺乏制约,基层工作人员难以掌握未参保人员的准确数据等等,都是亟待破解的难题。建设“健康中国”,既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只有进一步推动更加健全的社保服务体系走进更广泛的群众身边,构建一个覆盖全民、高效便捷、公平可及的医保体系,才能为实现“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指导意见》的推出,就是要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举措,回应“民之所盼”,加强社会整体联动,进一步加强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强化医疗服务可及性、改善就医体验等,释放出更多的改革红利。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百姓的急难愁盼就是改革的发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强化医保服务,无疑是接下来改革的核心焦点,每一举措都触动着人民群众的心弦,激起广泛而强烈的共鸣。《指导意见》推出了很多温暖人心的便民举措,不论是推进医保经办和税务征缴业务线上“一窗通办”和线下“一厅联办”,为参保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还是紧密对接社会综合治理网络,持续提高医保缴费“网格化”服务,方便参保群众缴费“就近办理”“特事特办”……一招一策,无不回应百姓的现实需求。

“改革味要浓、成色要足。”改革贵在抓落实,推动好政策落地,贴近更多人民群众,就是最可感的“成色”。若改革未能切实落地执行,就会使好政策、好制度、好办法“落空”,不仅无法惠及民众,反而会阻碍党和国家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指导意见》提出的很多改革“实招”,要靠各地坚定不移抓落实来推动,通过进一步强化联动、打通“堵点”、协同发力,形成更大的改革合力,不断提升医疗服务体验,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古风)

标签:
责编:孔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