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算好“过紧日子”里的 节裕之道
2024-07-12 12:59: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最近有两则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一则是苏州近日印发通知,明确全市在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中深化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其中提出,高铁沿线公务出行原则上不安排公务用车和租车保障,公务接待安排在机关食堂的,原则上提供同餐次职工餐菜品等。另一则是苏州重磅发布2024版人才政策,提出将给予顶尖人才顶级支持,提供3000万至1亿元项目资助和全方位最优保障。“锱铢必较”与“不吝重金”之间,“政府账本”的价值取向跃然纸上。

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再次强调“过紧日子”不是一时之需、权宜之计,而是长期性、常态化的工作要求。苏州的“锱铢必较”,每条都很具体,可操作性强,涵盖领域也比较全面,可以说实实在在、直击痛点。这些措施不仅体现了当地政府的施政导向,更释放出鲜明的示范效应——被外界视为“最强地级市”的苏州都决意如此,其他地方不言自明。另一方面,苏州的“不吝重金”,也并非因为“财大气粗”,而是深刻认识到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的极端重要性。“紧日子”和“大手笔”并不矛盾,既是呼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时之举,也是储备积蓄发展动能的长远之策。

“过紧日子”当然关乎钱,但又不止于此。政府压缩非必要开支,对一些事项能省则省,不仅可以更加审慎、合理、高效地安排公共经费,还能有效杜绝讲排场、比阔气的歪风邪气,起到涵养清朗党风政风、和谐干部群众关系的作用,更有助于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这种无形的非物质溢出效应,和有形的节用裕民同样必要。尤其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对于提振信心、凝聚合力、共谋发展显然有着特殊意义。

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为的是把钱花在刀刃上、集中财力办大事,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所谓“把钱花在刀刃上”,有两层含义:一是“不能乱花”。不该上的项目一个不上、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重大战略部署、项目建设和民生支出包括人才储备等,则一分也不能省。二是“不能不花”。有些地方为“紧”而“紧”,该花的钱“趴在账上睡大觉”,看起来是节约了,但算算大账,反而付出更大的代价——错失发展机遇、损害百姓利益,这也是不担当、不作为的表现。说到底,花钱也是一门学问。既节流又开源,让有限财力发挥出最大效益,就得下足智慧治理的“绣花功夫”。

公众高度关注“钱花在哪了”的具体举措,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具体举措落实到位。以往也有不少地方推出“过紧日子”的相关政策,但常常雷声大雨点小,甚至不了了之,个中原因值得深思。要让花的钱落地见效,还需有一套系统化的执行机制。比如,制定详细的开支标准、建立透明的财务审计制度、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等。政府应定期公布预算执行情况、开支明细和节约成果,接受公众的质询和监督,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落得到实处、经得起检验。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节用的目的是为了裕民。我们相信,不惮琐细、铢积丝累地“过紧日子”,定能汇细流成江河,让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点滴归民”的政风之变。我们更加期待,随着更多措施的深化、更多地方的跟进,更多“真金白银”将用在发展的紧要处、民生的急需上,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和活力。(陈立民)

标签:
责编:孔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