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地评线】紫金e评:触摸CPI连续温和正增长的“民生温度”
2024-06-15 19:05: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3%,涨幅与上月相同,连续4个月保持正增长;环比下降0.1%,降幅略小于近十年同期平均下降0.2%的水平。数据里升腾着民生温度。从数据本身看,5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继续保持温和上涨。

CPI,每月公布一次,反映的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所支付的货币数量,它的变化反映了零售水平的通胀压力,是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的重要依据。从涨幅看,上涨0.3%尽管并不显著,但背后却透露出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蕴含其中的深层次信息值得关注。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食品消费大国,保障“舌尖”的“足”与“好”,之于民生幸福尤为关键。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0%。表明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市场供应充足,有效缓解了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压力。而非食品价格的上涨,尤其是服务价格上涨0.8%,则反映出居民对于高品质、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增长。这一变化在城乡之间也有所体现。城市CPI上涨0.5%,农村上涨0.6%,表明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略快于城市。这既是我国乡村振兴取得成效的体现,也反映出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观察经济数据,还需要拉伸时间轴,从更广的时间维度来看。近两年,CPI常被国外拿来唱衰中国经济。有时候CPI同比出现下跌时,国际上一些媒体以“价格下降——消费减少”的恶性循环已经出现来妄议中国经济。我们看待充满活力的中国经济,决不能“短视”,要把短期波动放大为长期趋势走向。行走在中国大地,经济向“暖”的感触尤为深切。今年以来,国内消费“高开高走”,“假日经济”一路飘红,城乡旅游“热辣滚烫”,电影市场接力“创纪录”,网络支付高速增长,“以旧换新”撬动万亿元市场……从年初的乍暖还寒到春日的拔节生长,再到夏日的热情似火,有14亿多人口,有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消费的主引擎作用都在进一步增强。CPI连续4个月保持正增长,表达出社会有效需求正保持复苏向好势头。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CPI的温和上涨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今年是我国的“消费促进年”,一揽子促消费政策绵绵发力,商务部带动各地围绕恢复和扩大消费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多措并举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携手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放眼各地,国货、国潮、国韵产品备受欢迎,数字文旅、直播经济、在线健身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化重新定义日常生活……触摸消费经济“脉搏”,保稳、提质、增能取得明显成效。此外,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有序扩容,国际航班班次增加,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意愿提升,入境游市场加快复苏,大街小巷的“洋面孔”,都是用脚投下的“信任票”。

消费一头连着民生,一头系着经济。促消费的关键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有效增进民生福祉。也要看到,CPI的温和上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必须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在6月1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保障农业安全提出明确要求。对此,各地当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的监管和调控,确保价格合理、服务优质。相关职能部门,当细心从CPI数据中找准发力方向,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农业生产,保障农民的合理收益等,多措并举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生活。(古风)

标签:
责编:孔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