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紫金e评: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人才供给
2024-06-04 10:27: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文章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才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关键性、基础性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人才供给。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人才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决定生产力的能级。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既需要“高精尖缺”科技创新人才,也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包括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工人。当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2.2亿人,其中技能劳动者总量超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6000万人,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但也要看到,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求相比,我国人才队伍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结构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只有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厚植基础。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坚持辩证统一、科学布局,下好教育“先手棋”、科技“自强棋”、人才“创新棋”。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各显所长、各尽其能,互为支撑、相得益彰,形成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产学研深度融合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招,也是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重点优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完善产学研协同支持保障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的匹配度,加快培养更多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加快培养充分掌握产业前沿技术,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政策环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的高素质人才,需要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为核心标志,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推广“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支持和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创新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总是与风险相生相伴,失败比成功更常见,真正的成功往往藏在无数次失败之后。要勇于给创新松绑,善于为创新开道,敢于为创新者撑腰鼓劲,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人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倾心引才、悉心育才、真心爱才,就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汇聚形成强大的人才支撑,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能。(向秋)

标签:
责编:孔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