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紫金e评:“新农人”带旺新农村,精耕乡村振兴“人才苗圃”
2024-05-21 10:29: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一垄垄薯苗长得茎粗叶茂,十多位村民忙不迭地剪苗、捆扎、装箱,等待发往安徽、河南、山东等地。“今年以来,我们已经销售薯苗1500多万株,收入200多万元。”袁起,是江苏徐州贾汪区的一位“新农人”,2006年大学毕业后回乡流转土地,种甘薯,做研发,利用互联网开拓市场。去年底,他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

业由才广,功以才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如今,像袁起这样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正集聚成势。他们立足家乡土地,用好乡村资源,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各显其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打开对现代农业的“想象力”。与父辈种田的“老把式”相比,“新农人”对于现代农业有着更宽阔的理解。比如,甘薯生产最大劳动强度高、机械化程度低。“新农人”袁起的办法是引进甘薯从种到收全流程的机械,一个人从一天种3分地,发展到一天能种5亩地。面对甘薯品种单一、价值不高的被动,敢闯敢试的“新农人”袁起不断引进15个新品种,探索尝试立体栽培,产量提高了三四倍……把论文写在广袤的田野间,把所学专业用到“田间地头”、乡间大棚里,一个个“新农人”用智慧催开乡村产业的繁盛之花,带动农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日前,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培育一批既懂农业农村、又懂数字技术的实用型人才,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抓好办成一批线上线下联动、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数字乡村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壮大。聚人才之力,筑振兴之基,乐见各地正乘势而上,厚植人才优势。江苏大力培育“新农人”队伍,加快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打造更多“乡村工匠”。江西加大农业产业带头人、企业管理、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营、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大对高素质农民、电商、直播带货等培训力度,引领广大“新农人”筑梦沃野绘新图。山东打破学历、论文等条框限制,让9000多名有能力、懂市场、会经营、敢创新的“土专家”“田秀才”获评各等级职称,有效激活了乡村人才资源。各地加强政策供给,培养用好乡村人才,为乡村事业注入人才“活水”。

当前,临近高校毕业生毕业季,超过1170万的莘莘学子即将走出大学校园,进入社会、走向职场。基层天地广阔,农村大有可为,正是广大青年建功立业的好时机。2024年“三支一扶”计划拟招募3.44万名高校毕业生,招募计划进一步向脱贫地区、东北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倾斜。人才源源不断下沉,乡村振兴才会活力旺盛。可以看到,在帮扶乡村振兴的各场景,广大青年挽起裤腿、撸起袖子,当起了“新农人”,为乡村注入了青春朝气,描绘出一幅别样的青春画卷。纵横阡陌间,中国粮食连年丰收,中国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端牢中国“饭碗”,迫切需要培养持续壮大乡村数字人才队伍,在数字乡村发展、智慧农业培育、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市场化发展中注入更多智慧活水,让更多返乡青年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拔节成长、奋发有为,让广阔田野更加充满生机。

当前,农业农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然而,人才队伍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各地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就要牢牢抓住人才这个根本,优化政策环境、搭建发展平台、完善激励机制,健全乡村人才育、引、用机制,多举措浇灌乡村振兴“人才苗圃”,努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念好“山海经”,擘画新“丰”景,关键要把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知识、有乡村公共服务经验、懂农业科学技术的各路人才引进来、留在乡亲们身边,让人才“活水”在基层充分涌动,筑牢夯实乡村振兴人才之基,共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新图景。(古风)

标签:
责编:孔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