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地评线】紫金e评:遇见“新质生产力”的春天,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4-03-06 11:47: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莺飞草长,青绿复萌。全国两会不仅捎来“春的消息”,更激活发展的信心与动能。发展靠什么?靠生产力的进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人类历史的物质基础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它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为前提。2024年新春伊始,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充分就业等高频词持续升温。以新质生产力推进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成为14亿多人民奋发精进的目标。

新质生产力从何而来?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强调要“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引发海内外热议。今年的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更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是“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辩证法的逻辑,也是现实条件的要求。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江苏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今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一重大要求。走在前、做示范,挑大梁、敢担当,让江苏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速路上快些、优些——这是时代重任,也是高度信任、亲切关怀。

水韵江苏,动能澎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增幅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万亿之城”增至5座……过去一年,江苏发展成绩单可圈可点。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江苏只有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才有坚实的支撑和保证,这是8500多万江苏儿女的共识。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才能坚定扛起经济大省“真正挑起大梁”的责任担当,才能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改革开放,才能真正坚持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筑牢底板。以新质生产力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重科技、善创新,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江苏的未来更可期待,江苏人民的日子更上台阶。

奋进江苏春来早。率先发展新质生产力,江苏有基础;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江苏有动能。牢记嘱托、勇担使命,迎着浩荡东风,江苏必会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作风状态,书写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崭新答卷。(邓海建)

标签:
责编:孔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