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地评线】紫金e评:发扬塞罕坝精神 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2021-08-24 21:36: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尹贵龙  
1
听新闻

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随后,他来到尚海纪念林,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300年前的塞罕坝,曾经是清朝的“木兰围场”。这里草木丰美、猎鹿成群。此后百年历经战乱、山火和掠夺性采伐,到上世纪60年代塞罕坝流沙遍地、草木稀疏。而距此180公里的北京几乎年年遭遇沙尘。为了遏止沙漠逼近,涵养地区水源,满足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当时的国家林业部决定在塞罕坝建立大型机械林场。经过半个多世纪奋斗,塞罕坝诞生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海。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让林场人有了更深刻的觉醒,塞罕坝人先后启动了攻坚造林、人工林天然化改良和天然林近自然化改培三大工程,让人工森林更加接近天然。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共生。大自然没有辜负人的努力和付出。目前,塞罕坝机械林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林地面积115万亩,森林覆盖率82%,活立木蓄积1036万立方米。从一棵树到一片“海”,林场建设者以超乎想象的牺牲和意志苦干实干,让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成为百万亩人工林海,筑牢挡风沙、净空气、涵水源的绿色生态屏障,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是当之无愧的“地球卫士”“时代楷模”。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辉煌成就,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守住绿水青山,塞罕坝创造了价值难以估量的“金山银山”。如今的塞罕坝,共有野生脊椎动物260多种,昆虫660多种,植物600多种……是动植物物种“基因库”。据统计,以塞罕坝现有的林木蓄积量,每年释放的氧气可供近200万人呼吸一年,森林资源总价值达202亿元,每年带动当地实现社会总收入超过6亿元。

“你们做的事非常有示范意义,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和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是对塞罕坝林场全体职工的最高褒奖,也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的伟大号召,必将鼓舞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不懈奋斗,齐心协力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好家园。(尹贵龙)

标签:
责编:孔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