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枯燥、晦涩,说教、灌输”到“有趣,干货十足,网红课”,近年来,在学生们心中,思政课的“标签”发生了变化。近日,中央网信办联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北京大学,共同举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为上好大思政课提供了诸多真知灼见与鲜活案例。此次活动将打造“云思政”网上宣传平台,推动更多优质思政教育资源汇聚“云端”,有利于推动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实践创新。
先进“云”配方,上好理论大课。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开设“云上思政课”,目的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互联网拓宽了思政育人的深度和广度,网络上的教育资源丰富了思政课教学内容,“云上思政课”广泛运用动画、AR、VR、全息投影等新技术,让上课形式更加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趣有料。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思政课实现从“点名课”到“网红课”,既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又在内容上紧跟时代,激发了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的自觉,丰富了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新颖“云”思路,上好实践大课。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思政课的魅力,在于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近年来,多地高校积极推动思政课创新,思政课打破传统走进网上,与专业、实践、生活相结合,变得有意思、有温度、接地气。 “大国方略”系列课程策划人顾晓英主持的“时代音画”公开课,吸引了全国9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200余位专家学者;复旦大学推出“中国系列”课程,组织顶级专家教授为学子们量身打造,重构课程,并拓展延伸至中小学各学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场场“云上思政课”通过互联网,实现教育内容上贯通、教育渠道上补充,汇聚教育引导青年的合力,推动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真知,脚踏实地走上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
开阔“云”视角,上好时代大课。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代中国青年是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强国一代”,“强国一代”首先就是信仰要强、价值观要强,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沉浸式VR实验室里,主讲教师和学生们佩戴着VR眼镜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学生们全情投入,并不时发出惊叹声。全国众多高校结合学科优势推出的思政课堂,开一门“火”一门,帮助青年学生寻找理想信念、确定人生选择。打造有内涵、能“解渴”的“云上思政课”,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世界、全面了解国情,打牢思想之基、价值观之基。新的历史际遇呼唤青年一代有所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接力奋斗。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云上思政课”让青春理想在网络空间构筑家园,让青春梦想在屏间指尖激荡心灵。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把握好这样的学习机会,读好国情书、读好基层书、读好群众书。(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