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空巢青年”是现象也是心态
2017-01-23 10:2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综合  
1
听新闻

  除了备受关注的“空巢老人”之外,“空巢青年”一词近年也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与“空巢老人”的被动独居不同,“空巢青年”大多指是主动选择独居并且单身的年轻人——他们远离家乡,在大城市中打拼,还大都有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有专家指出,“空巢青年”的产生其实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空巢青年”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该引起学者的关注、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呢?    

   

   “空巢青年”,“得大”补偿不了“失小”  

   除了备受关注的空巢老人之外,空巢青年一词近年也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一人户家庭占总户数比例达12.45%,而在2000年,这一比例仅仅是8.3%。在这些独居人口中,背井离乡的空巢青年占比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1月21日澎湃新闻)  

   这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从客观上来讲,在城市中的所得是比较大的。其主要是因为空巢可以容人、容物,其容乃大;实巢则不能容人、容物,其容乃小。而这群青年又大多是远离拥有家小、“发小”的实巢,在一线城市中身居月租三四千元一处空巢。这就使得他们的所得可以比家乡要大。一是大城市,都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成都等一线城市工作和生活;二是大额收入,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待遇水平比乡好;三是大额消费,空巢青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更倾向于月光和提前消费,有21%月光现象或轻度负债,比普通青年的负债比例17%要高;四是网络大世界,他们空巢成天上网、玩手机。 

   但是,有得必有失,得大必失小。一是失去家小,“空巢青年”每天都在工作、上网、吃饭,没有机会在城市找对象谈恋爱,也无法回乡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唯一“亲人”就是自己养的;二是失去可信赖的“发小”,在工作单位里都是互相竞争的同事,很难找到互不设防的真诚好友;三是失去小命,由于没有亲人好友,长年累月在空巢里孤独地生活,有的青年患上了心理疾病,还有的甚至无法忍受孤独而自杀。 

   而以上这些“失小”的存在,在价值上又是“得大”所补偿不了的。因为,家小、“发小”、小命都属于人的范畴,大城市、大额收入、大额消费、网络大世界则属于物质财富。这些物质财富在人类面前永远是第二位的,只有人类才是世界上的无价之宝。所以,我们绝不能为了争取“得大”而去当“空巢青年”,而应该为了克服“失小”才去将“空巢青年”转变为“实巢青年”。 

   那么,怎样将“空巢青年”转变为“实巢青年”呢?根据我国的实际,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改革为城镇一元社会结构。这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乡村青年背井离乡、到城市身居空巢的社会基础,人都是往高处走的。而一旦我们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改革为城镇一元社会结构,在乡村实现了城镇化,背井离乡到一线城市身居空巢的青年就会终止,一线城市里的“空巢青年”也会返乡变为“实巢青年”。 

   同时,还要积极组织“空巢青年”参加城市社区活动,由工作单位组织他们开展联谊活动,并且要充分发挥青年的网络优势,鼓励他们用手机、电脑在互联网上寻求适合的社交活动,让青年走出出租屋,融入社会,广泛交友,自由恋爱,结婚成家,从而逐步减少乃至消除“空巢青年”。    (黄可阳) 

   

   “空巢青年”触及了怎样的社会痛点   

  堂吉伟德 

  除了备受关注的“空巢老人”之外,“空巢青年”一词近年也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与“空巢老人”的被动独居不同,“空巢青年”大多指是主动选择独居并且单身的年轻人——他们远离家乡,在大城市中打拼,还大都有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有专家指出,“空巢青年”的产生其实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1月22日《柳州晚报》)

  空巢是一种状态,简单来说就是独居与独处。因而,“空巢”也不仅是老人们的专利,年轻人同样无以幸免。一直以来,公众所关注的大多是“空巢老人”,对这个弱势群体的着墨较多,不过,对于青年人的“空巢现象”,却并没有完全纳入公共视野。当“空巢青年”的议题被提及和触及之时,很多人都会感到新鲜而惊诧,甚至将其视之为伪命题。

  表面上看,“空巢“是一种居住和生存状态,其实更是一种精神和生活态度。一项报告显示,“空巢青年”普遍比普通青年感觉到更孤独。除了工作之外,生活中更多的是在出租房里上网、玩手机和一个人吃饭。跟“空巢老人”一样,“空巢青年”除了身单影只外,孤独与寂寞已成为一种常态。没有人与他们说话,自己也不愿意找人沟通,把一切都埋在内心深处,无论是欢乐还是痛苦,既无法及时得到分享,也无法有效进行交流与沟通,他们如同生活在真空中一样,尽管处于繁华的世界,却与这个世界隔离得很远。

  不过,从整体上来看,“空巢之痛”并不是某个群体特有的现象,其实早已成为一个社会共性问题。“空巢”的本质是精神的荒芜,思想的贫瘠,无论是巨大的生活压力,还是繁重的心理负担,把自己掩盖起来而缺乏主动交流,让每个人都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才是当代人最痛苦之处。结果,物质上的获得越来越多,精神上却日益无助而失落,并最终有了“我究竟是谁,这奋斗的目的又是什么”之问。

  于是乎,亚健康患者越来越多,焦虑症、抑郁症患者更是出现了井喷之势,近年来,因患抑郁症自杀身亡的案例屡屡被媒体曝光。在2016年召开的广东省首届心理健康管理研讨会上,有专家介绍道:目前中国的精神疾病终身患病率为15%,这其中的1%,将近1300多万人是重型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等,另外有14%是轻型精神障碍,包括能够确诊的抑郁症、焦虑症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抑郁症患者达3.4亿人,成为世界第五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到第二位。

  美国作家卡伦·霍妮在《焦虑的现代人》一文中,对正统精神分析学进行了修正,她以文化决定论取代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她认为产生神经症的个人内心冲突,虽然不排斥性压抑、遗传禀赋、童年经历等个人特征,但本质上却来源于一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对个人施加的影响。虽然焦虑而失落的精神问题的产生,有诸多复杂的成因,不过显而易见的是,“空巢”的生活状态实现了人性的自我禁锢,当人把自己置于“自设的圈子”中而不能自拔,压力和焦虑无以得到释放,人与人之间缺乏正常的交流甚至起码的信任,罹患精神疾患就无以幸免。

  因而,关注“空巢青年”其实就是关注自己,关注整个社会和未来。青年若都无法做到内心的健康,整个社会也就难言健康,幸福与和谐便成为无源之水。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认为,“现代人的焦虑,是精神家园失落的焦虑,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精神家园的建设,需要人生境界的升华。”重视人的精神家园,既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社会和谐幸福之基。“空巢青年”触及着社会痛点,也是社会自我反思的开端。

   

   空巢青年并非是一个伪问题   

  毛建国

  有关“空巢青年”的概念,其实早就出来了。有声音认为,“空巢青年”只是一个伪问题,其理由是,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为理想而打拼的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一批又一批的奋斗者中,从来都不乏孤身在城市打拼的青年。

  确实,每个时代都有年轻的奋斗群像,“空巢”也是几代人的人生阶段。每个人都是从青年时代走过来的,在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家庭前,大多数人都要经历这样的“中空”状态。但要看到,时代已然不同,今天所讲的“空巢青年”,并不是一个虚妄存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曾经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空巢青年”多,55.1%的受访者认为“空巢青年”既是一种居住状态也是一种心态。有着这么多的“空巢青年”或者疑似“空巢青年”,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从生存状态上讲,由于陌生人社会状态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得益于或受困于互联网的发展,现在的“空巢青年”与过去相比,有着更强的孤独状态和感觉。这些“空巢青年”,大多背井离乡,独自在外打拼,为了理想而在城市“漂”。由于高房价的叠加效应,导致他们的生存压力更大。当然,并不否认,有些“空巢青年”并没有想象中的悲情,有人甚至追求这种“孤单的滋味”,但必须看到,对于多数“空巢青年”来说,城市的繁华和生存压力,让他们有着难以言说的孤独和艰辛。

  一个有着梦想并且为梦想打拼的人是值得尊重的,一个奋斗成为主流的社会是大有希望的社会。“空巢青年”的出现并非全是坏事,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整个社会并非铁板一块,依然有着上升的空间,特别是大城市的存在,为年轻人提供着流通的可能。大多数“空巢青年”有着奋斗青年的印记。奋斗的人生是最美丽的,尊重奋斗也是城市最美丽的色彩。对这些“空巢青年”的态度,影响着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城市应该正视、了解“空巢青年”,为其心灵“解冻”提供最大帮助。

  放眼未来,年轻人口的净流入度,将成为城市活力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在争取年轻人口特别是年轻人才上,大多数城市都自觉不自觉地有着自己的目标,有的甚至喊出了自己的口号。但是,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不会自动拥有,也不会轻松拥有。很多“空巢青年”看起来很坚强,其实坚硬外表之下依然有着柔软。对于城市来说,更应该走近“空巢青年”的身边,了解他们所思所想,关注他们的所盼所愿,解决他们的所痛所忧。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关怀,就有可能决定着城市的未来。

  “空巢青年”并非是一个伪问题,不仅应该引起学者关注,也应该引起城市关注。诚然,“空巢老人”更多是被动选择的结果,“空巢青年”更多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但这种为理想为人生的主动选择,难道不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和理解,关心与帮助吗?网上有一句话,“但愿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与你立黄昏”。关心空巢青年就是关心城市未来,城市应该扮演这种角色。

   

  别过度渲染“空巢青年”的悲情  

  刘建国

  在常态思维下,提及“空巢”的概念,似乎总会联想到一些老人。然而,如今“空巢青年”也已经成为热词之一,这种现象确实令人颇为忧虑和不解。根据一组调查数据显示,64.3%的受访者表示身边“空巢青年”多,63.6%的受访者认为“空巢青年”未得到足够关注和理解。由此,“空巢青年”也被看作是“弱势群体”,其处境和遭遇令人唏嘘不已。

  何谓“空巢青年”?主要是指那些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年轻人。现实中,该类型的人群其实并不少见,背井离乡、在外打拼,繁华都市下的生存压力让人倍感艰辛。在有关“空巢青年”的叙事里,越是在拥挤不堪的都市中,则越是存在创业的挣扎和崎岖,这个群体无可避免地被他们自己以及舆论染上悲情。然而,对于这个群体的描述,更多的来自于“无中生有”,只是一种矫情的表述,缺乏客观的心态评价,这表现出片面的认知和理解。

  再多的悲情,只是一种非理智情绪的表达。其实,仔细想想,谁不曾经是所谓的“空巢青年”呢?笔者如今已近中年,在二三十岁时,也曾经独处异乡,为了生活而拼搏和努力。然而,这难道就是“空巢青年”吗?每个人都会在年轻时面临挫折和坎坷,这正是人生的经历阶段,更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既然如此,何必非要将这个年轻的群体打上“空巢青年”的烙印呢?“漂”在异乡,即便是缺乏感情的慰藉,居住条件不甚理想,应该是拼搏奋斗的励志榜样,没有必要活在“空巢青年”的悲情之中。

  “空巢青年”并不是一种社会现象,而是一种社会心态。此种心态的滋生,更多的与青年自我定位和认知有关,故意贬低自我,充斥着一种浮躁的心态。如今,一些青年更多的向往成功,然而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放眼无数功成名就者,他们也曾经经历过磨难和挫折,他们曾经不也是“空巢青年”吗?厚积才能薄发,“空巢青年”的背后,实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然,缺乏应有的沉着和稳重,更表现出了其内心对生活的愤懑和自嘲。假如,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成为一个群体的心态,不仅不会走向成功,反而会为自己的未来增添更多的阻力和障碍。

  每个人都在奋斗,“空巢”不是一些青年人的象征和符号,只要秉持拼搏进取的心态,生活必然会变得更加美好。鸡汤式的励志,虽然并不能成为左右命运的砝码,但与吐槽抱怨相比,无疑可以远离“空巢青年”的悲情。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