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铸牢乡村振兴之魂
2024-08-06 18:4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徐丙奇 李庆洋  
1
听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振兴的根系源泉。今年,国家相关部委印发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指引(试行)》《“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实施方案》,各地也出台了相应的指引和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抓不住、抓不准、抓不实的问题。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要紧紧抓住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柢,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塑造现在、开辟未来的动能力量。

一、在理解何以递相滋生中尊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现存语系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汉语体系中的“文”与“化”经历了独立使用、互根并用、整词使用的过程,词义随之变化,关联随之拓展。一是文的字义演进。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皆为此义。纹理普遍存在,因而衍生若干引申义。在自然界,文泛指外在表象的可感形式,依此引出具有纹理特征的各色象征符号。汉字是像形文字,人造器用具有纹理并多饰图文。是故,引申为文物典籍,所以《尚书·序》载“由是文籍生焉”。由文字载述法规制度导出“礼乐制度”具像,《论语·子罕》所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即为礼乐制度。在人类社会,社会整体、阶层、家庭及个体之间的内在机理也具有纹理特征,比如君臣、夫妻、父子关系等,由之产生又一引义,即人的伦理修养。它区别于“自然的原始”和“人的未开化”,与“质”“实”对称,主要指“文化教养”,所以《尚书·舜典》载“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对自然事物和人类社会“纹理”的理解中,“纹理”的普遍性上升至统一性,并抽象概括出具有哲学意义的“文”,因而有了更深层引义,即人之真、善、美的品德行为。《礼记·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论语》郑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即为美好德行之义。二是化的字义变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泛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引义为教行迁善。古籍中的“化而为鸟,其名曰鹏”(《庄子·逍遥游》)、“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礼记·中庸》),均属此意;而《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兼有“内在规律”之义。三是文与化的规整合一。文与化的并联使用,较早见于《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天文即天道自然规律,人文即人伦社会规律,将“观乎人文”与“化成天下”表述为承接关系,意在“以文教化”。西汉之后,文与化合成一词,与天造地设的自然或无教化的“质朴”“野蛮”相对。比如《说苑·指武》“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文选·补之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四是文化的互根关联。文化是人所以为人意义上的立论,凡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作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或者“自然的人化”,即属于文化。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此,文化概念延展关联。其一,文化与文明。文化的本质是“人化”,由之可将文明通俗理解为“人化了的好的部分”。从词源学追溯,孔颖达疏解《尚书·舜典》“睿智文明”时称“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实为“以文教化”升级版。现代意义的文明是从人类的物质创造,尤其是火的利用和文字创造,扩展到精神领域的光明普照大地。简言之,文明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双重意义,中化民族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正是此意。其二,中外文化内涵异同。文化产生有其特定历史条件,不同语境的文化内涵也有差别。西方主要语系中的文化,词性本为动词,含有耕作、栽培、居住、练习、培养、注意等义,起初是对自然的行为并引申出对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养之义,接近中国古代文化一词的“文治教化”内涵。细微之别是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即专注于精神领域,西方文化则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生发,继而延伸至精神活动领域。其三,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历史的任一节点都有过去和现在之分,文化亦然。现代文化是在现今生产生活方式、科技水平等条件下形成的思想理念、道德标准、行为准则等的集合。相较一致的起点是工业社会以来新产生的文化,此前即为传统文化,中国通常把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称为中国传统文化。其四,中华文化与优秀农耕文化。中华之名由来已久。中即中国,上古时古汉族自称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在“天圆地方”认知中自以为居于天下之中央,所以自称中国,而将周边地区称为四方。华即光辉,用于族名,意为文化发达,教化天下。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中华文化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所有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的总称,在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原定居农业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北方草原为代表的游牧文化和南方山地为代表的游耕文化,并以中原农耕文化为主体,各类文化冲突碰撞、交汇融合,共同形成多姿多彩、气象恢宏的中华文化。其中,农耕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之根,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之基,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中之重。

二、在明晰何以附着显现中找准乡村文化振兴切点

文化是人类的独有物,可简单将其划分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和附于物、存于心的精神文化。前者以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为目标,由人类利用自然、加工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生产创造出来物品总和,直接反映人类与自然关系,是文化基础层,即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后者主要是指人类社会自身内在的意识活动,间接反映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又规定保障物质层面的活动,本质是物态文化的派生。其一,制度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规范,旨在规定人类活动中相互关系的准则,包括经济、家族、婚姻、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建立于这些制度的各类组织。其二,行为文化层。主要是人类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以民风习俗形态呈现。《汉书·王吉传》载“是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即为此意。这是区分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向度。其三,心态文化层。由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蕴积化育而来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是构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维系民族关系、稳定文化认同的核心所系。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何谓共业?梁先生比喻说,就像一个老宜兴茶壶,多泡一次茶,壶的内容便发生一次变化,茶吃完了,茶叶倒掉了,茶壶洗得干干净净,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但茶的“精”却渍在壶内,再泡新茶,渍下的茶精便起作用,令茶味更好。人类就像渍壶之茶“精”,个人渍得最深并传其子孙,永不磨灭,谓之“别业”;还有一部分,像细雾一般,靠洒在他所属的社会乃至全宇宙,也是永不磨灭,是谓“共业”。梁先生意在文化是共同创造,更是共同认同。

乡村是文化的宝库,是传统文化的根。之所以如此,既在于空间尺域上乡村占据广袤面积,也在于时间轴线上乡村拥有漫长历史,还在于文化结构层次的内在规定。从文化结构来看,包括但不止于上述层面,众多研究成果表明乡村文化主要蕴含这些方面。一是农业文化。首先,表现为对大自然的敬畏崇拜。比如对天地、土地、河流、草原、雷电、神祇的信仰等,由此产生“网开一面”“勿打三春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其次,表现为农业生产的内在规定。比如耕作制度、栽培方式、养殖方法,以及抗旱、防虫、防病、精耕细作知识等,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栽培种养系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像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等,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录(CIAHS)。再次,表现为传统农具器物。这些物品是“人化”的结果,比如犁、耙、锹、镐、锄、锨、叉、镰刀、戽斗、耧车、水车、牛车等工具,以及水缸、灶台、风箱、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纺车、箩筐、年画、刺绣等生活器具和饰品,饱含了人类生存智慧,都是农业文化重要内容。此外,表现为寄寓农事的美好。基本涵盖了农事活动的各个方面,比如,栽种杮树期愿“事事如意”、苹果意寓平平安安、石榴代表多子多福等,作物开花时有各种各样的花节文化,采摘时有采摘节,以及由之发展而来的茶文化、酒文化等都属于农业文化。二是节令文化。节令系节气、时令简言。节气是古代制订历法的量值,也是时间量值。《周礼·春官》载:“大史,正岁年以序事颁之于官府及都鄙。”“一年之内,有二十四气,节气在前,中气在后。节气一名朔气,中数一名中气,朔气在晦,则后月闰,中气在朔,则前月闰。节气有入前月法,中气无入前月法。”说明古代天文历法以24气分配12月,月首者为节气、月中者为中气,每月皆有节气和中气对应;无中气之月,置闰月处理。时令又称“月令”,系古代官方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事活动等法规政令。《礼记》载:“季冬之月,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24节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不仅指导农事活动,还提醒每一个节气应该做什么事情,甚至该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都有规定。历朝历代依照节令,上自王候公卿、下至平民百姓,都要开展与农事相关的祭祀、竞技、传习、庆典、娱乐、游艺等活动,形成了一系列节令文化。24节气还衍生了很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即有较为全面的记述。这些传统节日无论形式如何改变,但根植其中的文化内涵是不可能改变的。比如,婚礼上的敬天敬地敬父母,是传播孝道、约束行为,把日子过好的重要礼仪,敬的方式可能变化,但内容本质不会改变。三是生活方式。主要是指衣食住行方式,也包括交往和娱乐方式,其中的“规矩”和“讲究”均属文化范畴。比如黄土坡窑洞、山区石板房、平原地区土木房、南方吊脚楼,民族服饰、地方美食,山地的肩挑驴驮、平原的马车、水乡的船只,祭祖、喜丧事以及走亲串友、上山出海等,都有外在程式和内在规定,由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四是百工手艺。旧时的铁匠、木匠、锅匠、锁匠、篾匠、剃头匠等百工,其看得见的“手艺制品”及代代相传的“行规行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具有门类繁多、工艺复杂的特征。比如编织业,不仅有竹编、柳编、草编、丝编、金编等之分,还可以编框、编篓、编箩、编笸、编吊搭、编蓑衣、编草帽,甚至编各式各样东西。像雕刻、印染、剪纸、酿造、食品制作等,也都是如此。五是民间文艺。民间故事、传说、地方戏曲、杂技以及花会、庙会、赛事等,几乎各地都有并具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也属文化范畴。六是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之果,源远流长、灿若星河。比如尊老爱幼、守望相助、勤俭持家、家国一体、见义勇为、遵从自然等,是中华文明繁荣昌盛的重要基因,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密码,必须倍加珍惜、永续传承。

致广大而尽精微。优秀传统文化浩瀚如海、博大精深,保护传承的前提是要弄清楚其载体和随着。一是载于村落形态。简单说,村落空间布局即为村落形态,也就是村落的肌理。一个村落的形成通常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之一,有可供生存之需。以依山傍水且耕地肥沃充足为佳,有可耕地可用水次之,通俗讲就是优选“风水宝地”;村落的名称甚至居民的姓氏结构等,也有有意。之二,方便生产生活。包括耕作、出行、居住等,比如不用走太多的路去田地、不用到较远的地方取水等。之三,能够自给自足。村落的选址、布局及建造等,体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所需之物取于自然,所产之物用于自给,尽可能不依赖于市场。此外,还要有一定的可供集体活动公共空间,比如祠堂、庙宇,甚至是“老槐树”等。二是载于民居院落。村落是由一个个院落、一户户民居构成的基本形态,这些民居院落建在哪、建什么、怎么建、用什么材料、装饰点什么,甚至种什么树、栽什么花、家禽牲口的圈舍放在哪,都有“道道”和“说法”。以过去“大户人家”的门楼为例,即有门枕石、抱鼓石、柱础、檐柱、槏柱、抱柱、抱匾、腰串、下槛、门槛、吊锁、门户、中槛、雀替、砖檐、檐枋、斗盘枋、匾额、斗拱、檐椽、飞椽、连檐、滴水、瓦口木、正脊、垂脊等三四十个构成单元,每个单元怎么处置都有文化内涵。三是载于生产经营。包括各类生产工具的文化特质和生产理念等,其中种养结合、有机循环、节用物力的生产模式,堪称代表。比如粮食用于人的食用,皮子、渣子、糠用于喂养家禽,秸秆喂养牲畜或用作柴火,排泄物、灰烬等又作为肥料回到了田间,这是大的循环利用。像太湖流域早期的桑塘种养,塘中养鱼、塘上植桑、桑叶喂蚕、蚕丝织用、余料入塘、塘泥肥田,属于小的循环利用。四是载于生活方式。包括住房、穿衣、餐食、人际交往、礼仪、娱乐等,都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工匠手艺既是文化,又是文化载体,还是一个产业,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和美好寓意。此外,还存在于绘画、歌舞、戏曲、典籍等。

三、在推进何以保护传承中汲取继往开来潜能活力

优秀传统文化,述其史、言其现、道其载,根本是如何保护传承、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精神要义,认真处理好尊古与开发、传承与保护关系,紧密结合实际,切实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连接点、发力点,着力彰显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一,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亲自谋划部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回答了宅兹中国、何以中国,中华民族特性何以形成、如何传承,从哪里走来、向哪里走去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和未来之问,为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必须从思想认识这个根本入手,做到方向明、思路清、举措实,谋定而后动。一是坚持对标对表。自觉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乡村文化振兴指南针、方向盘、定盘星,时时对照、经常检视,确保工作不走样、不跑偏,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科学道路前进。二是坚持保护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做到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坚决禁止破坏性开发。对文物项目的维修也要坚持保护第一、做到修旧如旧,坚持质量第一、做到进度服从质量。这是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必须坚持坚守、不折不扣。要将“慎”字贯穿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慎拆、慎刨、慎挖、慎建,慎始慎终、善始善终。三是坚持“传下去”和“活起来”双措并举。今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乡亲们回信,提出殷切希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要扎实做好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入库、数字化等基础工作,围绕如何“传下去”“活起来”做文章、下功夫、出实招,让中华文明永续发展、惠泽天下。

第二,坚持党建赋能引领乡村文化振兴。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繁荣振兴乡村文化,必须坚持党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领导,压紧压实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一方面,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职责,与党员干部联系最直接、与农民群众接触最频繁。要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大讲堂等,宣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活动,引导农民群众以诗歌礼赞祖国、讴歌时代、赞美家乡,牢牢守住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另一方面,发挥好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对农民群众具有风向标效应。要带头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切实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工作本领,带头参加村超、广场舞、舞龙舞狮等群众性农耕农趣农味文体活动,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带头参加农民诗会、乡村阅读、歌赋楹联等,积极倡导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提振农民精气神,培育农村社会好风尚。

第三,坚持因地制宜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把农耕文化传承好发扬好,注重立足传统村落、古代建筑、民俗风情等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深入挖掘符合新时代农耕文明传承发展新要求的乡村文化资源,不断激活乡村文化的生命力。一是原生原态挖掘。如前文所述,广大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深度挖掘、综合保护,让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非物质的乡土文化都能留得住、传得下。要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加大保护古镇古街、村落遗迹的自然肌理、原始风貌,杜绝拆真建假的山寨式古建筑,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牢牢守住生生不息的乡村文明的根脉。二是因地制宜开发。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农耕文化的传承继承,是弘扬新风正气的重要途径,还是历史文化厚泽百姓的客观需要。要坚持开拓式创新,避免黏贴式复制,出现乡村景观城市化、西洋化,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品牌;要坚持错位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拓展延伸乡村文化全产业链;要坚持中心化发展,避免分散式求新,促进区域范围内农文旅融合抱团发展。三是实事求是创新。创新发展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不能简单拿来主义,甚至生硬捏造文化,更不能生搬硬套城市文化,而要在实事求是中创新继承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内涵,让活态的乡村文化更加彰显生命力。近年来反映“三农”舞台作品和乡村文化活动,比如《村里来了花喜鹊》、《亚夫新传》、“相逢是首歌”、“千村故事”、“农民画双年展”等,务实创新、反响良好。

第四,坚持效果导向提升乡村文化质效。近年来,各地加大乡村文化振兴力度,文化赋能作用明显、成效显著。仅就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而言,江苏全省已摸排出120余项遗产资源,其中1项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录、10项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2项进入省级名录库。像兴化的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吴江的蚕桑文化系统、高邮的湖泊湿地农业系统等,已成为乡村文化旅游的知名品牌,既保护继承了农耕文化遗产,又带动富裕了一方百姓。但少数地方也存在开发与保护相违背,被吐槽只顾“面子”不顾“里子”、重眼前不看长远的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一是健全工作机制。热情管一时,制度管长远。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有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完备的工作制度,一阵风式的运动是搞不好乡村文化建设的。要探索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责任、制度、资金、数字化建设等制度机制,健全乡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让乡村文化建设有章可循。二是培育乡土人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振兴乡村文化也是如此,须有一支过硬的乡村文化工作者。要健全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以乡村文艺工作者、乡村文旅宣传者、乡村文化志愿者等为主的乡村文化人才库。要加大培养新生一代乡土文化后生,以及邀请乡土能人、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充实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营造乡村文化人才成长环境,让乡村文化人才有干劲、有奔头、有希望。三是提升文化设施。乡村文化阵地既是文化建设成果展示平台,更是群众文化生活的舞台。要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同向发力、齐抓共管,协同联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需匹配度。要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实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要加强乡村文化资源数据库和数字化建设,开发乡村文化电子地图等,让获取优质乡村文化服务更加便捷。四是拓宽宣传渠道。坚持线上线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统筹发挥中央媒体、行业媒体、地方媒体等各类平台作用,全方位宣传乡村文化,多角度报道乡村文化,宽视野展示乡村文化建设成果,多渠道推介乡村文化先进典型,鼓励引导更多乡村网红成为宣传乡村文化的重要力量。比如结合“农民丰收节”、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加强乡村文化宣传,提高社会关注度。坚持群众路线,以农民群众和乡村题材为主体主线,组织开展农民诗会、乡村阅读、农民文艺品展示等活动,不断提升农民群众参与度、幸福感。

还要注意的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固守传统,亦非越老越好,更非拒绝现代,而是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活化利用、更具魅力。所以在保护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加快补齐补强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别是文化建设领域的短板弱项、引入推荐现代生活方式、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培育倡导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其实质就是推进乡村同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徐丙奇 李庆洋)

标签:
责编:袁涛
下一篇